顶端新闻客户端2小时前
从小喝到大的国民品牌的黑芝麻“卖身”国资!
3日晚间,黑芝麻一纸公告表示,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经公司申请于2025年8月4日开市起临时停牌。黑芝麻在公告中提到8月1日盘后受到控股股东黑五类集团正在筹划涉及其所持有公司
股份转让事宜的消息,其拟将持有占公司20%的股份转让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旅及大健康行业的国有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1日盘中似乎有资金未卜先知,提前闻到了肉味。1日午后,黑芝麻一度大涨5.7%,截至收盘上涨4.8%,此外黑芝麻的成交额也明显放大,当天有5.38亿元资金涌入其中。
此外在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神预言,社交平台上,曾有网友在7月3日发文称,“黑芝麻将在8月12号要启动重组了,你们还卖”。对于这一“预言”,黑芝麻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证券部
也是上周五下午收盘后才接到相关信息,对于上述传言并不清楚。
01 系中国黑芝麻产业第一股
黑芝麻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黑芝麻产业第一股”,目前,黑芝麻食品业务主要包括黑芝麻糊、黑芝麻丸、黑芝麻饼、黑芝麻糕、黑芝麻酱、黑芝麻系列饮品、中老年高钙黑芝
麻牛奶、五黑八宝粥、富硒大米等多个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同时推出目前国内唯一获得保健食品标志的南方牌黑芝麻糊。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南方黑芝麻糊”品牌正式出自A股上市公司黑芝麻。
1997年上市时,黑芝麻控股股东为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随后控股权几经辗转。2006年6月,南方投资受让广西投资集团所持黑芝麻2614万股的股份,受让后合计持有黑芝麻534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5.09%,成为黑芝麻第一大股东,李汉荣、李汉朝成为实际控制人。2010年,南方投资吸收合并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名称变为“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述吸收合并后,黑芝麻的控股股东名称变更为黑五类食品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李氏家族。
02 跨界投资频频碰壁,公司净利润不断下滑
不过近年来,黑芝麻跨界投资频频碰壁,公司每况愈下。
早在2017年,公司通过参股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相关产业,并持有其30%股权。2022年,黑芝麻曾计划对天臣新能源增资5亿元,但该方案于2023年初终止。2020年4月3日,黑芝麻通过受让股权和增资的方式取得广投国医36.41%的股权,该投资为6553万元。但这笔投资却陷入纠纷,黑芝麻不得不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在屡遭碰壁之后,2023年4月,公司又将目光投向了热门的储能锂电领域。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转型为储能锂电池生产经营,并斥资35亿元建设储能电池生产基地,计划
新建三条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预计2025年达产后每年新增储能电池年产能8.9GWh。一年后的2024年4月,黑芝麻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明确表示,鉴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暂停了江西南昌的35亿元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建设。
在这一番折腾之下,黑芝麻的净利润不断下滑。2018至2022年间,黑芝麻归母净利润从5991万元一路下滑至-1.40亿元,五年间盈利能力持续恶化。其中,2021年亏损额达1.09亿元,2022年进一步扩大至1.40亿元。
从最新的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业绩一片惨淡。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同比下降3.74%,归母净利润仅为225万元,同比下降29.61%。
03 一个半月收到警示函
今年6月17日晚,黑芝麻公告,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于6月16日收到广西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广西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显示,黑芝麻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对外提供担保;公司治理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不规范等三方面主要问题。
具体来看,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控股股东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关联方广西南方农业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天臣新能源(渭南)储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及关联自然人韦清
文、胡泊,曾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行为。公司未按规定在临时公告和定期报告中及时披露上述情况,构成重大信披瑕疵。
此外,2020年9月,黑芝麻曾为第三方南宁市儿童医院建设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向广发银行南宁分行借款5.05亿元提供担保,担保金额达6553万元。 但是直到四年后,黑芝麻在2024年10月30日才披露该项担保事项。
在收到监管函一个半月后,李氏家族最终选择拂袖而去。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