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客户端2小时前
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被告人戴某寿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值得关注。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被告人戴某寿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情况下,通过微信联系上下家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并租用仓库作为场地,雇佣他人负责打包、邮寄药品。经核实,戴某寿将所收购的“医保回收药品”销售给冀某洲、彭某,共收款340余万元。案发后,公安机关扣押药品10416盒。
2022年7月开始,被告人戴某寿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通过微信联系上下家收购、销售“医保回收药品”,并租用场地,雇佣他人负责打包、邮寄药品。经核实,戴某寿从王某星等处收购“医保回收药品”,付款18万余元;将所收购的“医保回收药品”销售给翟某刚,收款57万元。案发后,公安机关扣押药品10133盒。
本案经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审理,现已发生法律效力。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戴某寿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被告人戴某寿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二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郭庄 责编 官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