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8小时前
2025年8月5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同步发布“2025赛迪百强区”。该榜单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达到一定门槛的市辖区进行评估,最终形成2025赛迪百强区。
深圳经济体量和发展质量在全国城市中走在前列,加上赛迪百强区评估未纳入直辖市的市辖区,深圳多个区多年来在该榜单中表现亮眼。2025赛迪百强区中,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入选榜单前十强,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名,强势“霸榜”。
6个区入选百强区,4个区位列十强
据悉,赛迪顾问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百强区榜单在区域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赛迪百强区评估未纳入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的市辖区。
最新发布的2025赛迪百强区中,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入选榜单十强,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名。
据了解,赛迪百强区已连续发布多年,近年来,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稳居榜单前十强,其中南山区更是多年位列榜首,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排名则略有浮动。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榜单中福田区排名上升了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4个区位列十强外,深圳市龙华区、罗湖区也入选了2025赛迪百强区,分别位列第24位、第29位。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从5个方面综合评估
根据相关说明,2025赛迪百强区延续“双门槛”,选取的市辖区要求地区生产总值大于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于20亿元。评估设置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一级指标,并细分出23个二级指标。
赛迪百强区主要关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本次进入榜单十强的深圳4个区,首先在经济实力上占据优势。位居榜首的南山区2024年GDP达到9500.97亿元,正在迈向“万亿GDP城区”。2024年福田区GDP为5948.82亿元,龙岗区GDP为5901.27亿元,今年将双双冲刺6000亿元大关。2024年宝安区GDP为5300.43亿元。
深圳经济体量和发展质量在全国城市中走在前列,生态宜居,财政收入结构居于全国最优之列,且是计划单列市,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此次入选前十强的4个区,在增长动力(涉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内生支撑(涉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等)、区域能级(涉及城区贡献度、人口集聚度等)、共享发展(涉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空气质量优良率等)等指标评估上,同样有优势。
看点
南山区
连续多年位列榜首,正在迈向“万亿GDP城区”
据悉,南山区已连续多年位列赛迪百强区榜首,可见“广东经济第一区”的硬核实力。2024年南山区GDP达到9500.97亿元,2025年上半年南山区GDP为4980.06亿元,正在迈向“万亿GDP城区”。
2024年,南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超50%,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60%,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近9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7.6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500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愈发显现。
南山区持续擦亮创新招牌,科创成为南山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北起留仙洞、南至深圳湾的“独角兽走廊”内,19家独角兽企业各放异彩。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在硬核科技领域,南山区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逐步呈现“集群爆发”态势,新产业、新动能持续涌现。
福田区
经济密度领先,加快打造“三大新引擎”
2025赛迪百强区中,福田区位居第二位,排名比去年上升了一位。福田区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区(县)前列,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8.82亿元。2025年上半年,福田区GDP为2953.15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亮眼。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区总部企业高度集聚,金融高地优势突出,专业服务业发达,时尚产业引领潮流,都市型科创区加速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多年稳居深圳第一。
除了经济规模位居前列外,福田区经济密度更是领先。据悉,2024年,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地均集约度”达到75.63亿元/平方公里,在全市各区中位列第一。
作为经济大区,福田区突出发展科创、金融、时尚“三大产业”,正加快打造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
都市型科创区建设是近年来福田区发展的重要新看点。继智能终端和新能源之后,2024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成为福田区第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此外,生物医药、半导体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产值三年实现倍增,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可调度规模超10000P、全市第一。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加快建设,福田区将进一步依托战略平台牵引推进高质量发展,都市型科创区建设将持续迸发活力。
宝安区
产业发展“向新”,工业实力“硬核”
宝安区是经济大区、工业大区,2024年宝安区GDP为5300.43亿元,近年来产业发展持续“向新”提质。
在宝安,74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辖区众多企业一起,形成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织就了高效率的协同网络,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区域工业实力的重要指标。2024年,宝安区规上工业增加值2471亿元、占全市20.5%,总量连续两年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达10505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8%。
宝安区正着力打造“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新名片。比如,“半”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要努力打造全国集成电路重要节点;“工”指人工智能,要全力竞逐人工智能终端赛道,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空”指低空经济与空天,要加强龙头企业引进和核心技术攻关,抢占新赛道竞争优势。
龙岗区
制造业当家,新兴产业发展不乏看点
龙岗区是赛迪百强区的常客,连续多年位列十强,可见龙岗的综合实力。从经济体量来看,2024年龙岗区GDP为5901.27亿元,与福田区接近。
龙岗区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当家,巩固提升“IT+BT+低碳”三大主导产业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2024年,龙岗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家,总量3612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总量111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总量8家。
近年来,龙岗区新兴产业发展上不乏看点。今年5月,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揭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专门设立、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的政府直属机构,将规划、资金、技术、应用场景打包,做好支持和服务,目的也很明确:让AI企业和创新者们,心无旁骛,全力加速。龙岗打造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街区内,已有机器人6S店开业,推动机器人进一步走向市场。
在低空经济方面,龙岗区已集聚超过150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不久前,龙岗区与高德软件联合发布“空中高德”,该项目旨在构建空地一体的数字地图,服务低空经济发展,推动更多低空场景的科技创新与商业化项目落地龙岗。
统筹:南都N视频记者 王睦广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颜鹏陈紫嫣潘莹瑜 王睦广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