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云客户端3小时前
走,去逛菜市场
7月31日上午,大二学生黄宝悦和闺蜜逛完南湖,直奔常去的麻村菜市。她们不点外卖,不去餐厅,而是计划用50元预算完成一顿三菜一汤两人餐的挑战。这是当代年轻人消费观念转变的缩影,更藏着传统市场变身“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密码。
黄宝悦(右)和闺蜜在麻村菜市买菜。
年轻人逛菜市
33.6元搞定两人份午餐
上午10时的麻村菜市,处处是鲜活热闹的景象。黄宝悦和闺蜜熟练地穿梭在各摊位间,直奔采买目标:“要现杀的本地土鸡鸡翅。”摊主手起刀落,19.8元搞定主菜食材。黄宝悦在蔬菜摊开启“挑剔模式”:“生菜要带露水的,西葫芦得选嫩的。”电子秤显示生菜6元、冬瓜2元、西葫芦2元、鸡蛋7.5元,小姑娘连0.4元的生姜都精打细算。她笑问摊主:“送点辣椒呗?”摊主递来1元钱葱花,还额外塞了几个小米椒。一圈下来,她们买菜共花费33.6元,轻松拿下挑战。
带着新鲜食材回到家,厨房秒变“战场”,洗菜切配一气呵成。清炒生菜的脆香、香葱冬瓜汤的暖香、西葫芦炒蛋的鲜香、可乐鸡翅的焦香,很快小屋飘满烟火气。“33.6元,吃得比外卖香,成就感爆棚!”黄宝悦举着空盘笑眼弯弯。
两人买好菜回家做饭。
三菜一汤做好啦!
“小时候跟着妈妈逛菜市,地面总是黏糊糊的,鱼腥混着泥土味,摊位挤得转不开身。”黄宝悦对比着菜市今昔:现在的麻村菜市亮堂堂的,地面整洁,分区合理。水产区虾蟹活蹦乱跳,肉档肋排油脂丰盈,水果行果香四溢,烘焙店甜香扑鼻。菜市入口处设有智能公平秤,还有共享充电宝。年轻人来这儿买菜,买的是新鲜,更是生活本味。讨价还价里,藏着比外卖软件更生动的烟火气。
菜市升级转型
传统市井混搭新潮体验
麻村菜市的转型,是南宁传统市场升级的范本。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菜市,早已跳出“买菜”的单一标签,成了年轻人的时髦打卡地。
麻村菜市分区合理,灯光明亮,干净整洁。
地铁站口与菜市口无缝衔接,上班族在下班路上顺便进菜市买菜成为日常;手捧咖啡的年轻人顺手拎走刚出炉的烤鸡、糕点,转身钻进隔壁书店,让菜香与书香撞个满怀。市场里,宾阳酸粉、老友炒粉勾得人“连吃带打包”,网红斑斓糕的甜香混着蔬菜的泥土气,成了独特的“生活芬芳”。
更妙的是“上下联动”的便利:楼上新驻的超市,让市民买菜后补充日用品成了顺道的事;市民步行可达南湖公园,转身能进书店,享受“15分钟生活圈”的便利与诗意。
这里已成为社区“会客厅”,老人们在休息站欢聚闲聊,年轻摊主直播卖菜,共享充电宝为大家续能。黄宝悦和闺蜜边逛边分享趣事,在摊主的笑声里攒下生活的“小确幸”。
从供需到共生
年轻人与摊主双向奔赴
麻村菜市的热闹里,还藏着摊主与年轻人的“相互适应”。卖菜20多年的李大姐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多是大爷大妈来买菜,现在年轻人占了近三成。”这些年轻顾客不仅要食材新鲜,还认“网红款”——秋葵、芦笋经常买,三文鱼从“冷门”变“香饽饽”,现包云吞因方便健康成爆款。
摊主帮忙给冬瓜削皮。
面对年轻顾客,摊主们各有妙招:王大哥的水产摊添了“代加工”业务,买条鱼能直接切片成刺身;张姐的蔬菜摊首推“网红健康菜”;有摊主甚至玩网上“热梗”,称本地土鸡是“走地鸡界的天选之子”,逗得年轻人多买两个鸡蛋。
年轻人也在互动中读懂生活。黄宝悦说,逛菜市比点外卖“治愈多了”,听摊主吆喝“本地荔枝甜过初恋”,看见五颜六色的蔬果拍照发朋友圈……压力在烟火气里慢慢化解。更妙的是“随机灵感”:见了水灵的西葫芦,突然想做道菜;发现新鲜土鸡,立刻改菜单做可乐鸡翅。“这种跟着食材定菜谱的乐趣,是外卖软件给不了的。”
年轻人教摊主用电子支付,摊主教年轻人“带土的胡萝卜更甜”;年轻人为网红美食打卡,摊主为他们留着刚出炉的烤鸡……这种双向奔赴,让麻村菜市的烟火气有了新节奏,既守着“老南宁”的实在,又透着年轻人的鲜活。
满足从胃到心
城市更新有烟火气有温度
麻村菜市的故事,在南宁并非个例。建政路菜市的“新旧共生”同样精彩:海鲜摊旁摆着鲜花摊,买菜顺手带束洋桔梗成了年轻人的新习惯。
这里藏着“一日两变”的灵动:白天,铁架台上的蔬菜沾着露水,摊主忙着帮阿姨称菜、给上班族装净菜;夜晚,铁架支起烤炉,海鲜肉类撒上孜然辣椒面,店家摆上木桌、塑料凳,年轻人举杯小酌,谈笑声混着烧烤香气,菜市场变成了最热闹的夜宵摊。
就像黄宝悦从“外卖依赖”变“菜市常客”:买菜后钻进书店翻两页书,上楼逛超市买包薯片,让采购成了生活小旅程;建政路菜市也记录着年轻人与城市的互动:有人中午买条活鱼回家清蒸,晚上带朋友来同一个摊位吃烧烤,白天与夜晚的生活在同一空间无缝衔接。
有人说,菜市场是“城市的胃”,更是“生活的心”。从麻村到建政路,传统菜市变身为“复合型公共空间”,是南宁乃至全国城市更新的缩影。发展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老地方焕发新活力。菜市保留“市井味”,用整洁环境、多元业态接住年轻人的脚步,通过社交、文化功能增强归属感,成为“15分钟生活圈”的幸福支点。在这里,年轻人找到了生活该有的样子:热热闹闹,有滋有味。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