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客户端4小时前
冠状动脉植入支架,之后某一段时间内,突然发生心绞痛那样的发作或者胸闷气喘等,应该当心是支架内有血栓形成而马上就医。
支架内的血栓分为:急性(术后24小时内);亚急性(术后1-30天);晚期(术后1-12个月);极晚期(术后1年以上)。症状一般是:突发剧烈胸痛、胸闷气喘、严重的可以大汗、恶心,可能引发心肌梗梗死。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是临床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发生率约为0.5%-2%,但致死率高达20%-45%,一旦发生也很凶险。
其病理机制与内皮化延迟、支架贴壁不良、血小板过度激活、肥胖高凝状态、炎症反应的个有关,属中医的“瘀血阻络,心脉痹阻”。介入术疏通后的“血管”不同于正常的血管组织,属于“外来力量通脉”,对于既存在的“瘀”“毒”“虚”之本,虽然使用了很多西药,但是不会复还“病血管”一个自然优良内环境,常常会致瘀血再生,阻塞脉络,引发胸痛,发生症状时不同于劳力性心绞痛由活动引发。
在进行以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应该积极尽早中医参与治疗。中医的治法从“瘀血”论治,破血逐瘀、活血通络,中药方剂中往往常用具备这些功效的虫类药,具有破血溶栓的独特优势。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其他症状的改善变化、持续时间 、心电图ST-T改变、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
破血活血法通过“多靶点、多通路”作用,能够快速溶解已形成血栓(破血)、改善血液流变学(活血)、保护血管内皮、抑制炎症反应,体现了中医“祛瘀生新”的思想,与西医抗栓治疗形成协同,提高疗效并减少出血风险。
壹点号 杨传华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