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客户端4小时前
8日傍晚至今日,济南迎来一场降雨,小清河洪家园节制闸的防汛工作,再次迎来“大考”。小清河作为济南城区唯一的排洪河道,有着腊山河、兴济河等28条主要支流。汛期时,济南城区所有的雨水、中水、泉水最终都汇聚到小清河,通过小清河洪园节制闸(以下简称“洪园闸”)向下游排放,洪园闸的闸门开度直接关系到整座城市的泄洪排涝,是城市排洪的关键“关卡”,其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8日12时起,洪园闸便提前开启3孔闸门,对河道进行预泄,降低河道水位,腾出200多万立方米库容,超30毫米降雨随时调整闸门开度。从预泄腾库容到精准调度,从70.5公里巡河路到全员值守,洪园闸防汛工作的每一份坚守都凝聚着对城市安全的承诺。
预泄腾空200多万立方米库容,保障济南城区河道泄洪畅通
8月8日10时,济南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受高空槽和黄河气旋共同影响,预计8日傍晚至9日白天,全市将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平均降雨量25~50毫米,局部地区雨量或超120毫米。
小清河作为济南城区唯一的排洪通道,汛期时,济南城区所有的雨水、中水、泉水最终都汇聚到小清河,通过洪园闸向下游排放,洪园闸预泄腾库容,是保障城区泄洪的关键之举。8日16时30分,记者在洪园闸看到,7孔闸门已各开启3孔,为应对此次降雨,第1、4、7闸口正对河道实施预泄。
“接到暴雨预警和防汛指令后,中午12点,洪园闸正式开启闸门预泄。”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小清河服务处总工张扩成介绍,适度降低河道水位后,小清河河道水流平稳,已为迎接降雨做好充分准备。
“3孔闸门小流量预泄,预计可腾出200多万立方米库容。不超过30毫米降雨,基本不会对小清河防洪造成影响;若降雨超过30毫米,闸门开度将随时调整。”为应对此次降雨,张扩成已经忙碌了一整天。
“下游支流口有无坍塌情况,河道口是否发生淤堵,开闸泄洪前都要进行确认。”8日晚,洪园闸的防汛人员全员在岗。在他们看来,暴雨预警和防汛应急响应一旦发布,“阵地坚守”便是家常便饭。每当水位数据趋于平稳,闸门水声渐渐减弱时,他们紧绷的神经才得以稍稍放松。
一孔两闸精准调控上游水位,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
小清河流域面积广阔,流经济南槐荫、天桥、历城、高新、章丘五个区,全长70.5公里,拥有腊山河、兴济河等28条主要支流。作为济南城区唯一的排洪河道,小清河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座城市的泄洪排涝。
从河道远处眺望洪园闸,可见7道闸门和8个桥墩,每个桥墩上都矗立着一个景观船帆。除分洪作用外,它还是一座景观闸。8日12时闸门开启时,水声轰鸣,水流从闸门底部喷涌而出,形成一道壮丽的景观。
洪园闸设7孔平面双扉钢闸门,每孔闸上又设有大小两扇闸门,合计14扇,单孔净宽13米,闸底板高程16.34米。“目前,我们仅启用每孔闸上的一扇闸门,一扇闸门挡水,可使闸前水位稳定在20米左右,水从闸顶溢流,从闸门后看,便形成7个小瀑布的景观效果。单扇闸需随时调整流量,而两扇闸门则可避免这种情况,使水位调节更加便捷。”张扩成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一孔两扇闸门的优势。
据了解,洪园闸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23.57米,设计流量766米/秒,校核水位24.53米,洪峰流量937米/秒。“非汛期时,我们上游水位保持在20.8米左右;但雨季来临,就要时刻关注水位变化,研判适时提闸泄洪,保障城区河道泄洪畅通。”对张扩成而言,这既是压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从70.5公里巡河路到全员值守,筑起防洪“堡垒”
记者了解到,洪园闸自2024年11月底启动维修改造工程,对闸墩、防冲槽、金属结构、液压启闭系统、电气设备、信息化系统及附属设施等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全面提升了洪园节制闸的防洪蓄水能力和河道安全运行水平,显著提高了运行效能和安全性。
除硬件升级外,在一线防汛工作中,观测水位、巡查河道、调控闸门等看似平常的工作,在降雨前后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70.5公里都是我们的巡查范围,从小清河源头一路巡查至章丘边界,巡河一次大概需要一天时间。”张扩成告诉记者,每次降雨前后,都要对河道进行完整巡查;降雨过程中,还要针对重点河段进行巡检,以确保河道通畅。
此外,张扩成介绍,小清河沿河各水闸间的及时沟通至关重要。“如果下游闸未提闸放水,水位较高,前后水位差小,洪园闸提闸放水流速也会很慢,达不到预期效果。”截至目前,洪园闸提闸放水流速正常。
“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尚未结束,洪园闸的守护仍在继续。正如张扩成所说:“只要一下大雨,家人就知道我肯定不回家了。”一线防汛工作者用行动诠释着“城市守护者”的担当,正是他们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让洪园闸这座防洪“堡垒”一次次交出满意答卷,让市民在安心与温暖中感受城市的守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