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22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九期# #2025新星计划2期# 当江汉平原被七月的热浪裹得密不透风时,英山桃花冲的林间正淌着穿堂的凉风。这座藏在大别山南麓的秘境,用瀑布的轰鸣、森林的浓荫和负氧离子饱和的空气,搭起了一座天然的避暑凉亭——在这里,夏天是24℃的,风是带着水汽的,连阳光都得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才能在石板路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踏入景区的刹那,暑气便被一道“迎宾瀑”撞得粉碎。水流从丈高的崖壁上涌下来,砸在青黑色的岩石上,溅起的水雾带着清冽的凉,扑面而来时,连鬓角的汗都瞬间收了。瀑下的水潭里,几只石蛙正蹲在鹅卵石上,鼓着腮帮子“呱呱”叫,见人靠近,“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搅碎了潭面倒映的树冠。沿着栈道往上走,脚下的石阶总带着潮气,身旁的灌木丛里藏着野草莓,红得像撒了把碎玛瑙,摘一颗放进嘴里,酸溜溜的甜混着草木的清香,瞬间唤醒了味蕾。
桃花冲的瀑布从不是孤家寡人。“仙女瀑”纤细如白绸,贴着长满青苔的岩壁缓缓垂落,阳光照过时,能看见水汽里浮动的光尘;“将军瀑”则气势汹汹,水流从崖顶的缺口奔涌而出,砸在下方的巨石上,轰鸣声在山谷里回荡,老远就能听见它的脾气。最妙的是“三叠泉”,水流分三级跌落,每一级都有不同的姿态:第一叠像顽童撒欢,蹦蹦跳跳地撞在石上;第二叠似少女浣纱,慢悠悠地铺开一层水幕;第三叠则如老者沉思,稳稳地汇入深潭,潭水绿得发暗,仿佛藏着千年的故事。
森林是这片秘境的底色。高达90%的森林覆盖率,让整个桃花冲成了一座巨大的氧吧。金钱松笔直地刺向天空,树干上的树皮像鱼鳞般剥落,露出浅黄的内里;黄山松则偏要在崖边斜出身子,枝桠上挂着的松果,引得松鼠在枝间窜来窜去,尾巴扫过松针,落下一阵细碎的“沙沙”声。林间的小径被厚厚的腐叶覆盖,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天然的地毯,空气里弥漫着松针与腐殖土混合的气息,深吸一口,肺腑间都像被洗过一般清爽。
行至海拔1080米的“云栈”,风忽然大了起来。这里是山脊的一道窄缝,两侧的林木往中间倾斜,仿佛要握手言和。站在栈上眺望,远处的山峦在热浪里微微晃动,像浸在水里的墨画,而脚下的桃花冲,却被浓绿严严实实地裹着,瀑布的银链在林间时隐时现。有山民背着竹篓从栈下走过,篓里装着刚采的天麻和茯苓,他说这山里的夏天从不用扇子,晚上睡觉还得盖薄被,“连蚊子都少见,树多,它们藏不住”。
午后的一场山雨来得猝不及防。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哗啦啦”的响,顺着叶尖汇成细流,沿着树干往下淌,在树根处积成小小的水洼。躲在“听涛亭”里看雨,只见远处的瀑布被雾气笼罩,只听见水声却看不清模样,近处的林木则被洗得愈发鲜亮,叶片上的水珠在雨后的阳光里闪着光。雨停时,一道彩虹斜挂在山谷间,一头连着瀑布,一头扎进森林,像给这片清凉系了条彩色的绸带。
下山时,特意绕道去“饮马潭”。潭边的石头被人坐得光滑,掬一捧潭水喝下,凉意从喉咙直窜到胃里,带着淡淡的回甘。几个孩子在潭边的浅滩上踩水,笑声惊起一群山雀,扑棱棱地掠过树梢,翅膀带起的水珠落在孩子们的脸上,惹得他们一阵尖叫。阳光穿过枝叶,在水面投下晃动的光斑,与孩子们的身影、瀑布的碎银、森林的浓绿,织成了一幅最生动的夏日图景。
离开桃花冲时,车窗外的温度表悄然爬回35℃。但衣袖间还留着森林的潮气,舌尖似乎还沾着野草莓的酸,耳畔隐约有瀑布的回响——原来有些清凉是带得走的,它藏在记忆里,在城市的热浪中偶尔冒出来,提醒你大别山深处,有一片森林和瀑布,正年复一年地,为夏天守住那片24℃的秘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