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2小时前
密云区日前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加之上游来水骤增、突发山洪,带来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急时刻,“12345”热线架起了救援群众的“生命桥梁”。
7月28日凌晨4时,家住北庄镇涧子峪村的张女士发现雨水漫进了院子里,赶忙叫醒了家人,准备用装满玉米的袋子堵门。谁料,洪水如猛兽般涌入,站在门后推门的3个孩子瞬间被打倒,一家7口人被困在水深一米多的房子里。
“我父亲刚做完直肠癌手术,伤口长时间暴露在水中容易感染,母亲患有心脏病,在院子里紧紧地抱着方钢柱子怕被水冲走,吓得够呛,我们只能奋力把老人和孩子安排在高处。家里断电也没信号,当时的情况实在太紧急了。”张女士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还有她和姐姐及三个孩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女士仍心有余悸。暂时安置好家人后,张女士拿着手机出门寻找信号,拨通了12345热线求助。
张女士的求救信息由市市民热线中心派发至密云区分中心。时间就是生命。区中心值守人员立即提级响应,直接联系张女士安抚情绪,在断断续续的信号中,向张女士问询了救援地点,紧急与区应急管理部门沟通对接,告知被困人员情况和位置,协调其安排直升机转移营救被困人员。
“别慌,直升机马上去解救您和家人!”区城指中心的电话回复稳住了张女士一家的心神。因地面受灾严重,直升机几次尝试都无法降落,工作人员一边持续安抚,一边联系地面接应人员。在镇政府组织的救援人员的接应下,直肠癌术后的老人及其患有心脏病的老伴终于被转移至北庄镇政府,其他家人也被接往安置点。
如今,站在满是淤泥的家中,张女士及家人说起那通“生命热线”仍难掩激动:“当时真是叫天天不应,是那通电话让我们知道,有人在为我们拼命。现在虽然还有难处,但政府一直帮我们想办法,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通7口之家的求救电话,是暴雨中无数紧急诉求中的一个。记者获悉,汛情预警以来至8月10日,密云区共受理汛情诉求3464件。面对罕见强降雨引发的大量诉求,区城指中心共安排160人次参与夜间值守,24小时紧盯涉汛工单,对通讯失联镇街的求助工单,直接响应办理,协调救援,让诉求响应从“后台协调”延伸到“前台攻坚”。截至目前,区城指中心直接参与办理涉汛诉求428件,帮助联系失联人员、核实受困情况,协调救援紧急工单91件。值守人员将一个个求救信号转化为救援指令,连接起被困群众与救援力量,为生命安全抢出时间。
通讯修复后,为更好援助受灾镇的工作,区城指中心还指派9名业务骨干到受灾严重的镇协助办单,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帮助相关单位减轻接诉即办工作压力,将更多人员力量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平时我们是‘协调员’,但汛情不等人,群众的事更等不得。不管是在后台督办,还是到前线办单,能让诉求有回音、群众得安心,就是我们该做的事。”密云区城指中心主任王雪说道。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