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9小时前
奔流新闻讯(记者 欧阳海杰)8月24日下午,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同期举行“中医药政策解读与标准产品发布论坛”,现场发布的《中药追溯系列团体标准》紧扣“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目标,为搭建中药材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为中医药产业大省,甘肃在论坛上亮出产业发展与标准建设“成绩单”:
中药材GAP建设领跑全国。目前已有33家企业的20.67万亩种植基地通过符合性检查,2025年还将完成约10万亩基地检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甘肃的实践经验不仅获国家药监局专刊推广,还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优秀“建言献策”案例。
产地加工产业链提质增效。构建“龙头企业+产地加工车间+合作社+基地”紧密产业链,已发布24个品种产地片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遴选57家龙头企业建成84个标准化加工车间,2024年相关产值达25.75亿元;同时授权9家企业使用产地加工药材商标,有效提升中药材产业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标准体系筑牢发展根基。累计发布147个中药材标准、339个中药配方颗粒标准、425个中(藏)药饮片炮制规范,为产业发展立好“标尺”。此外,还遴选20个“陇药名方”开展新药转化研究,深挖经典名方现代价值,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添活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柴立华
欧阳海杰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