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7小时前
【法治边疆行·固边安民陇原新实践】肃北检察助力更高水平平安边境建设
助力更高水平平安边境建设
——肃北检察积极构建履职尽责新模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边境稳则大局稳,大局稳则百姓安。近年来,肃北县人民检察院紧密结合边境地区工作实际,深刻把握边疆民族地区工作规律,主动融入大局,积极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检察履职尽责新模式,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边境建设。
8月18日,肃北县检察院干警在“送法入边疆”活动启动仪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魏世东 摄
利剑护疆土
肃北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依托派驻马鬃山镇检察室,延伸服务触角,设立“12309”检察服务热线电话、开通“一站式”接访举报通道,持续保持对危害国家安全、暴力恐怖等犯罪的打击高压态势。
针对马鬃山边境地区可能出现的风险,肃北县检察院精准聚焦影响边境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依法严惩以暴力、威胁等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暴力讨债等侵犯矿山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办理一起3户牧民涉嫌寻衅滋事案件时,通过在审查刑事案件的同时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问题,遂启动公益诉讼程序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在依法监督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同时,促成牧企双方和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公益守绿境
肃北县生态资源丰富,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肃北县检察院将公益诉讼检察作为守护这片“绿色国门”的利器,针对非法采矿、破坏草原林地、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持续加大法律监督力度。通过深入边境一线实地巡查、利用遥控无人机技术锁定线索、与林草等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机制,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治了一批生态顽疾。
在办理观音山矿区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案中,针对犯罪嫌疑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向环保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环保部门对非法使用氰化钠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环境评估,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同时,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督促行政机关收回相关企业水土保持补偿费 425.5万元,监督恢复被非法开垦和占用的草原面积134.8亩,并追偿生态修复资金179万元。
法治润民心
平安的根基在民心,稳定的力量在基层。肃北县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检察履职服务主动下沉至牧区帐房、边境村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针对全县人口居住高度分散的县情实际,肃北县检察院积极培养双语检察官,组建“马背宣讲小分队”,定期深入牧区开展蒙汉双语法治宣讲,聚焦草场承包、婚姻家庭、民间借贷、防范电信诈骗等热点问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清法理、讲透道理、讲明情理。
在乡镇和基层行政村设立“检民联络点”,聘请村干部和当地有威望的群众担任联络员,常态化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发现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将大量涉法涉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用“检察蓝”护卫边境地区长治久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