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4小时前
临夏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④ 丨易地搬迁产业园,蹚出致富新路子
雨后的甘肃临夏县,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草香气。10月12日,“奋进的临夏 我们的十四五”临夏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采访行走进临夏县刁祁镇龙泉村,探寻易地搬迁产业园区如何带领村民蹚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走进龙泉村,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正忙着在大棚里采摘无花果的农户陈增元说:“有专家指导和政府扶持,去年12月我承包了8座大棚,全部种上了无花果。”
其实,陈增元在承包大棚前已有几年无花果种植经验。“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干,钱揣进自己腰包才踏实。”说着,他递过来一篮无花果,邀请大家品尝他的“甜蜜收益”。
大棚里,整齐排列的无花果树生机盎然,地面铺设的反光膜格外亮眼——这是提升果实品质、辅助作物生长的“小妙招”。“果子大多供游客来园区体验采摘,现在产量不算大,在当地就能卖完。从去年到现在,单靠无花果就有4万块钱的收入。”陈增元说。
这份实打实的收益,正是临夏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园带来的红利。近年来,临夏县依托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规划建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园,打造现代农业日光温室集群,精准破解搬迁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目前,临夏县已建成2234座现代农业日光温室和95座养殖暖棚。其中,北塬片区土桥、先锋等乡镇布局1700座;县城周边尹集、刁祁镇建成的534座大棚已全部投产,实现搬迁户“一户一棚”全覆盖,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事干、有钱赚。
“从2021年开始规模化种植起,县农业农村局就抽调了11名技术干部,从选苗、订苗到施肥、管理,全程给农户做全方位指导。”临夏县高级农艺师张海英介绍,经过几年发展,种植品种从最初的单一作物,拓展到黄瓜、番茄、辣椒、羊肚菌、赤松茸等时鲜蔬菜,产量也稳步提升。每座日光温室年收益达到3万元以上,真正让搬迁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随着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辐射效应持续释放,当地已累计建成2540座日光温室、8976座钢架大棚,配套建设74座蔬菜保鲜库,形成了集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完整蔬菜产业链,近3.5万名群众在这条产业链上实现就业。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49万亩,其中6.6万亩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如今,设施农业已成为临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提高土地生产效益、持续增加群众收入、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玄丝雨
临夏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③|打通“梗阻”畅民心 织密道路惠民生
临夏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②|老旧小区“焕新颜” 居民宜居“提温度”
临夏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①|小街道大民生,守护“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柴立华
玄丝雨
奔流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