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
|
53
奔流新闻11小时前
在河西走廊中段,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国内唯一以“骆驼”命名的汉唐古城——骆驼城遗址静静矗立。这座位于张掖市高台县西南20公里处的遗址,以30.77万平方米的宏大格局,承载着千年丝路记忆。10月29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活动走进这里,感受这座汉唐古城里的丝路遗韵。

骆驼城遗址平面呈“日”字形,由南北两城组成,“腰墙—瓮城—马面—角墩”四位一体的防御体系,见证其军事重镇的过往。唐代这里设建康军,驻兵5300人、战马500匹,墙体夯层中夹筑芦苇、红柳的技法与敦煌玉门关一脉相承,堪称汉代边防施工的“活教材”。作为连接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的“十字交通节点”,向北可达汉代居延塞,向南直通祁连山羌牧区,自古便是丝路咽喉。


活动本站聚焦的魏晋画像砖,是解读古城生活的“立体史书”。砖上宴饮、耕作、出行的画面,全景式还原了汉唐时期绿洲屯垦、西塞牧猎的场景。盛唐时,建康军有田十五屯,占河西屯田总量的15.3%,印证了这里“可耕可牧”的膏腴特质,也说明它不仅是军事堡垒,更是丝路“粮仓与加油站”。


画像砖背后,是多元文化的深度交融。魏晋至隋唐400年间,西域粟特部落在此落籍,融入当地形成建康史氏豪门;中唐高僧昙旷从这里游学长安,著就《大乘二十二问》等佛学典籍。遗址出土的“胡人牵马”俑、丝帛实物,与文献记载的“岁会西域商胡,珠玉、琉璃云集”相互印证,勾勒出“东来西往、南贩北运”的商贸盛景。
1996年,骆驼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其又与周边墓群一起被列入“全国150处大遗址”名单。如今,这座被誉为“丝路咽喉上的军事芯片、文化压缩硬盘”的古城,正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秀芸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
张秀芸
奔流新闻记者
点赞
|
53
白塔山
2025-10-29
活动走进骆驼城,感受丝路遗韵,有助于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丁叔
2025-10-29
骆驼城的“可耕可牧”特质,使其成为丝路“粮仓与加油站”,为丝路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网友13588
2025-10-29
骆驼城遗址承载**丝路记忆,防御体系见证军事过往,画像砖还原生活场景,多元文化交融,正鲜活走进大众视野,太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