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2023-01-21 09:33
【奔流文化·有young】长着“卷云纹”耳朵的秦小兔,给大家拜年啦!
▲视频来源:甘肃云上玄鸟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制作
“ 嗨,大家好,我是秦小兔,来自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王坝镇汪山村……”这是今年礼县为迎接兔年,特别制作的非遗文创动画视频,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非遗手工泥塑艺术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
▲秦小兔
▲汪山泥塑兔
在动画视频中,秦小兔说:“据爷爷说,汪山泥塑清朝时期就有了,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是礼县具有代表性的手工泥塑技艺……已被政府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就是根据汪山泥塑中的兔形象设计的……”
秦小兔的出生地是甘肃陇南市礼县王坝镇的一个小村子——汪山村。在这里,遗存着一种非常独特的手工泥塑艺术,泥塑有财神、小动物、胖娃娃……在汪山村,家家户户不分男女老少皆会做此泥塑,至今,已传承五六代人。过去,这项技艺曾是汪山村民家庭经济的收入来源,而今,它却向世人讲述着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承。
▲汪山泥塑虎
汪山泥塑制作时运用传统手塑加彩绘的方式,稚拙古朴,色彩明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据说,汪山村的泥塑之所以传承了几代人,皆源于该村有一种黄黏土,这种土黏性强、质地细,泥干后质地很硬,成为汪山泥塑最好的原材料。
有了优质的原材料,往往事半功倍,接下来,通过备料,搓条、上色、彩绘等数十道工序,一件传承百年、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具有乡土生活气息的纯手工泥塑工艺品就呈现在人们眼前。
曾经,当地人将汪山泥塑买回去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给人们带来喜气和吉祥。由于汪山泥塑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并能够集中体现陇原大地的艺术风貌和古拙深远的韵味,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汪山泥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它不仅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美学研究价值,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开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其已成为当地备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生肖兔在十二地支中对应的是“卯”。《说文解字》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史记·律书》中写道:“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因此,“卯”即代表了万物复苏、蕴藏无限生机。秦小兔说:“我在2023癸卯新年来临之际来到大家中间,就是要给大家带来福气和祥瑞,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祝祖国万象更新,蒸蒸日上!”
在动画视频中,秦小兔除了向大家介绍了其形象源于汪山泥塑之外,还详细地讲解了身上蕴含的其他的文化元素。
秦小兔耳朵和头部可爱的漩涡,是根据礼县四角坪遗址秦代国家祭祀遗址出土的瓦当卷云纹设计而成的。
▲礼县四角坪遗址航拍外景
礼县四角坪遗址位于礼县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四格子山顶部,海拔1867米,山顶面积约为28000平方米。 2012年礼县博物馆在田野调查时发现了四角坪遗址。同一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发现约3万平方米的围墙和墙内900余平方米的中心建筑基址。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再次联合发掘,主要发掘中心夯土台西部及西一、南一、西南角附属建筑,发掘面积达800平方米。
▲西一附属建筑
西一附属建筑为南北向,由南北两组夯土建筑台基组成。出土文物以板瓦、筒瓦以及瓦当为主,其中就包括了这片卷云纹瓦当。
经过考古专家确认,根据出土建筑材料的特征和制作工艺,结合大的历史背景,四角坪遗址应是秦统一后即秦帝国时期的遗存。四角坪遗址是国内目前首次发现的秦帝国时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是从王国到帝国阶段转型的标志性建筑。遗址体量巨大,是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风格和气魄的重要体现。四角坪遗址的发现,丰富和补充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体系的链条,对研究中国早期祭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卷云纹瓦当
云纹向来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种,而秦代云纹瓦当变化繁多,风格秀丽,多是由动物中的蝉纹、鸟纹、饕餮纹,植物中的树枝、花朵,自然中的云朵、光芒综合演变而来,多反映出秦代瓦当艺术由写实到写意,融合与变化的过程。
秦小兔的耳朵,原来这般不简单啊!
除此之外,秦小兔肚兜上的青铜绿和萌萌哒小玄鸟设计灵感,则源于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出土的青铜甬钟。
▲青铜甬钟
青铜甬钟,作为春秋早期器物,2006年出土于大堡子山遗址的祭祀乐器坑,现藏于甘肃省秦文化博物馆。当时出土乐器共八件,每件上面均附有挂钩。八件甬钟形制相似,大小有别,最大件通高54cm。舞部纹饰分为4个单元,皆饰阴线卷云纹。钲部左右的篆部各分5区,1,3,5区各有3枚,2,4区饰阳线三角夔纹。正鼓部为左右对称的阴线顾首夔龙纹,部分甬钟鼓部右侧饰鸟纹。
▲青铜甬钟局部
编钟是西周至战国时期祭祀、朝聘、宴享、歌伎的主要和声乐器,尤其适合于伴奏,富有中国古乐的独特风貌。大堡子山乐器祭祀坑出土的这套乐器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最完整的一套秦国乐器,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组乐器的出土,不仅昭示了大堡子山墓葬的性质和级别,也加深了我们对秦国音乐艺术和青铜铸造技术的认识,是为我国古代音乐史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秦小兔非遗文创动画视频仅是甘肃陇南礼县研发的其中一款文创产品,随后,或有望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礼县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了解礼县历史文化。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荆雯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