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2023-02-24 19:24
中国草业科学领域仅有的两位院士,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兰州大学教授,长期扎根西北教书育人、潜心科研、著书立说。
其中,一位是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另一位是中国草业科学学科带头人之一、国际知名草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
2017年,任继周院士、南志标院士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分别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草学”学科主编、执行主编,代表着我国草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由国务院直接立项,中宣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大型出版工程。这部书是我国现阶段学科文化知识最高水平的总结,也是我国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杆。第一、二版分别于1993年和2009年完成。
忙碌了一辈子、今年99岁高龄的任继周院士,2022年12月11日注册了“草人说话”公众号,任老在其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草学”执行学科名改为“草业科学”》推文中介绍说: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于2014年正式启动,由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承担组织编纂出版工作。《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按学科开展条目编纂。根据教育部的学科划分,共分为103个学科。其中“草学”学科主编、执行主编分别由任继周院士、南志标院士担任,2017年成立了“草学”学科编委会。
“草学”学科编委会经过慎重考虑认为,“草学”(agrostology)界定为植物学一分支(《韦氏大词典》),而非研究草业生态系统的草业科学(prataculture),“草学”仅相当林业科学中的树木学。经本编委会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委会郑重商讨, 2022年12月8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委会正式同意《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草学”执行学科名更正为“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是当前学术界、教育界和产业界使用最早最广泛、也是最受认同的名称。目前,“草业科学”(Prataculture)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于CABI (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SCI (科学引文索引) 等国际期刊数据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草业科学”学科分为10个分支学科,共有1700余个条目,其中绝大部分为新增条目,总计近200万字。全国有60余家单位、近300名草业科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条目的撰写和审稿。学科的编纂工作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并将于近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发布平台(https://www.zgbk.com/)”向公众开放。
2月24日下午,奔流新闻记者登录该发布平台,首页“温馨提示”显示“三版编纂工作尚在进行中,现将部分内容上线发布……”,“草业科学”暂未上线。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武永明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