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2023-09-01 17:44
“随着治沙林场生态环境的改善,来这儿‘安家’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狐狸、老鹰、蛇成了这里的常客。”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治沙林场的一片梭梭林里,奋战在植树造林工作一线近30年的治沙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杨向刚欣喜地说,如今,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走进治沙林场举目四望,只见一片片梭梭林绿意盎然,顽强地向着沙漠深处扎根、生长,毛茸茸的沙拐枣果实在风中打着滚,为荒漠增添了几分灵动。杨向刚走到一棵梭梭树跟前,仔细察看生长情况。
▲张掖黑河流域成为候鸟栖息繁殖的乐园。 摄影:马有德
在他眼里,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树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时刻牵挂。不论工作有多忙,杨向刚每周都会前往治沙区域巡查。
曾经,“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房”是临泽县遭遇强风沙尘天气的真实写照。回想起过往的场景,杨向刚总是十分心痛。他说:“让沙漠变绿洲,让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有效提升苗木成活率,林场通过保水剂推广示范、项目争取、乡土树种培育、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治沙林场广泛开展防沙治沙试验,摸索总结出了蓄水池铺膜加移动管道灌水,多管式注水造林技术,有效解决了治沙造林缺水问题,探索出了固沙与造林同步实施治沙模式,采取造、管、封、育等措施不断扩大造林规模。
据杨向刚介绍,近年来,林场每年沙障完好率达到了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累计造林7.2万亩,使绿洲面积向沙漠腹地推进了近十八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
临泽县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治沙与致富相结合、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的治沙理念,在治沙造林过程中,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这也是甘肃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勠力同心、坚持不懈投身治沙造林事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甘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扩大林草资源总量、提升森林质量为重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重点区域生态状况持续向好。2017年至2020年“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期间,甘肃“三北”工程完成营造林362.47万亩;2021年至2022年,“科学绿化”方案实施以来,甘肃“三北”工程完成营造林132.95万亩,工程覆盖甘肃“三北”工程区10市(州)46县(区、单位)。
甘肃日报记者:侯洪建
甘肃新媒体集团·奔流新闻记者:师天铭
草原全媒记者:包荭 李超然 张璐
素材提供:甘肃日报
监制:戴宏 赵静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出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