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2025·“县”在行动③丨黄土高原上的“浪漫经济”

奔流新闻01-26 19:00

有人说,西北的风总是粗犷,干旱、风沙、霜冻,是这里的常客。

但未曾到访的人们无从想象,在海拔接近2000米的临夏市,有150万株玫瑰正傲然绽放,“魅力花都”叫得越来越响亮。


EmptyName 45.jpg


EmptyName 52.jpg


“玫瑰超级工厂”


刚踏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种植区,主播响亮的声音传入耳中:“省外的家人们,今天拍下,后天就能收到!” 小姑娘叫罗亚楠,正对着手机镜头,热情洋溢地介绍着手里的花束,“一号链接是我们的爆款——香槟玫瑰蜜桃雪山,整整 10枝,每一朵都娇艳饱满!”在她身后,种植面积30000平方米的玫瑰正含苞待放。工人们穿梭在一道道玫瑰花丛中,忙着采收玫瑰切花。淡淡花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


EmptyName 51.jpg




EmptyName 49.jpg


这里号称是“中国玫瑰超级工厂”。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拥有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能温室,种植着娜欧蜜、艾莎等10多个品种的切花玫瑰。20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里每天平均有20万枝鲜切玫瑰,带着“魅力花都”的名片走向全国。


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副总经理张晓亮告诉奔流新闻记者:“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是临夏市重点引培的高端现代农业骨干项目。一期投资1.68亿元,2020年底投入运行,年产玫瑰鲜切花约7000万枝、产值约1.4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国内一线城市。”


高品质的玫瑰,也收获了来自国外的订单。“我们着力开发国际市场,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张晓亮表示,“2024年我们出售了70万枝左右的鲜切花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获得了诸多好评。”


鲜花的“科技密码”


走进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的智能温室,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农业“科技王国”。在这里,每一个空间都充满了科技的智慧,每一株玫瑰都享受着精心呵护。


温室内的精密传感器如同敏锐的“触角”,实时监测着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各项环境参数。这些传感器就像植物的“健康管家”,时刻关注着玫瑰的生长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126122812.jpg



EmptyName 46.jpg


“我们百益亿农利用现代化温室控制系统,让花卉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可控。”工作人员介绍道,“比如在阴天,系统会自动关闭天窗、打开幕布进行保温;光照不足时,补光灯会自动开启,为玫瑰补充阳光的能量。夏天,高压喷雾系统会自动启动,为温室降温增湿;冬天,我们会烧锅炉,为温室传递热量,确保温室内的温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记者发现,这里的鲜花并不是长在土地里,而是长在“半空”中。原来,百益亿农引入了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将玫瑰植株种植在特制的栽培槽中,通过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定时定量地输送养分。“这种无土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工作人员解释,“我们根据玫瑰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确调配水肥比例,确保每一株玫瑰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这样种出来的玫瑰,不仅品质高,而且产量也大幅提升。”


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不仅实现了花卉种植的智能化、自动化,还通过科技的力量,让花卉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了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我们第一时间先真空预冷,让鲜花快速休眠。在运输过程中,冷链车车厢温度始终保持在2—3℃,同时在车厢内放置温度计远程实时监控并纠正。运输到目的地后,就可以放入常温环境中,让它们慢慢苏醒并绽放。”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有限责任公司采后主管刘建国告诉记者。


依赖自然条件的传统花卉种植模式,在这里被彻底改写。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花儿成了“幸福产业”


花瓣自带丝绒感的“娜欧米”、文艺范儿十足的“白雪山”、仙气满满的“艾莎”……走进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操作台上熟练地选花、摘叶、去刺、包装,这些花即将打包发往兰州、成都、西安等地。


对于鲜花港的500多名产业工人而言,“花儿”不再是人们口中朗朗的唱词,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幸福产业。


EmptyName 47.jpg




EmptyName 48.jpg


EmptyName 53.jpg


张婷婷是青寺村的村民,自从鲜花港成立,她就到这儿来上班了,“离家比较近,老人和小孩也可以照顾上,也有固定的收入,一个月也能拿到三四千的工资,家里的一般开销也够用。”张婷婷笑着告诉奔流新闻记者,“每天和鲜花打交道,心情都格外好。”


鲜花产业的兴起,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4年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中,临夏亿农公司申报的《甘肃省临夏市现代化花卉产业园解决方案》成功入选了全国85个典型案例之一。


“目前,临夏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二期、三期正在加紧建设,四期至六期也在规划中。全面建成后,种植规模将达3000亩,年产鲜切玫瑰7亿枝。”张晓亮表示,“未来,我们将不断健全鲜花产业链,研制玫瑰精油、玫瑰花茶、玫瑰饼、纯露、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助力西北‘浪漫经济’再升温。”


与此同时,临夏市也在聚力打造中国花卉产业新中心。截至目前,该市编制完成《临夏市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整理出版《临夏牡丹鉴赏》,与飞利浦等跨国企业开展玫瑰种苗研发、联合实验室建设等合作。


在这片大西北的土地上,浪漫的玫瑰,已生长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陈国宁 王夏菁

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田海珠

海报丨奔流新闻设计师 钟文静

视频丨奔流新闻记者 赵相龙


1.阔步2025·“县”在行动①丨小城电商“大生态”


2.阔步2025·“县”在行动②丨草莓红了,日子甜了


3.阔步2025·“县”在行动③丨黄土高原上的“浪漫经济”


4.阔步2025·“县”在行动④|康乐有此“甘味”


5.阔步2025·“县”在行动⑤丨庆阳宁县:“棉棉”大产业


6.阔步2025·“县”在行动⑥丨定西渭源:小菌包孕育出的大产业


7.阔步2025·“县”在行动⑦丨正宁电厂:绿色高效煤电新典范


8.阔步2025·“县”在行动⑧丨扎古录速度


9.阔步2025·“县”在行动⑨丨庆阳宁县:一颗幸福果的乡村振兴密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姚欣

王夏菁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张原诚

2025-01-27

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