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4小时前
五花八门的影视剧“切片”在短视频平台随处可见。然而,这类内容实则潜藏风险。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通报2024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其中一例即为某短视频平台因存在大量《甄嬛传》“切片”,被该片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优酷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短视频平台赔偿160万元。
细看法院披露的案件详情,涉案短视频平台上不仅存在数千条《甄嬛传》短视频链接,还有大量与这部影视剧强关联的话题,且集中向用户“投喂”宫斗桥段。要知道,影视作品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未经授权,哪怕是不为直接盈利、只求吸睛引流而进行传播,也不能改变盗播侵权本质。作为经典剧作,《甄嬛传》是流量富矿,平台才始终对“切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法院判决亮明态度,也给各大平台提了醒。
视频产业发展风起云涌,版权保护问题极速凸显。数据显示,很多热播剧“播出即盗版”,四大长视频平台为此一年损失超150亿元。这里头,有人做“搬运工”,动动手指将主要情节切条上传平台,供用户免费追剧,攫取巨大流量;有人当“剪刀手”,对内容进行恶搞剪辑、商用谋利,无形中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对类似侵权行为,平台或是以“用户生成内容”为由推卸责任,或是拿“算法推荐”“技术中立”等当免罪金牌。但正如本次判决中明确的,追求流量无可非议,但必须把法律法规挺在前头。
每一部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和灵感,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而打击盗版是一项跨行业、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在这方面,除了需要持续完善法律、健全监管,更关键的,还是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比如,既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如此普及,完全可以建立更加严格的版权审核机制,对上传的影视作品进行版权验证,防范未经授权的内容上线。再如,可以参考做得比较好的音乐版权保护,平台建立科学的过滤制度,引导用户去正版付费平台观看。
当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离不开全社会的行动自觉。对于那些盗版视频,每一次点击,都是对侵权的纵容;每一次分享,都是对原创的伤害。全社会形成反对侵权的合力,我们的“视界”才会越来越精彩。
图源:视觉中国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