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开
栏
语
春深夏浅,五一将至,舌尖上的洛宁正等待与您相逢。在这片山水交融的土地上,美食不仅是风物的馈赠,更是岁月的沉淀。酸牛肉的醇厚酸香,藏着洛宁人的豪爽性情;粉蒸肉的软糯咸鲜,裹着田间薯香的丰饶;一碗扯面的筋道,是手艺人对传统的坚守;凉皮的清爽、煎饼的柔软、卤肉的肥而不腻、玉米槮汤菜角的鲜香……皆是街头巷尾最生动的烟火气。
“寻味洛宁 品鉴乡愁”专栏即日启程,以文字为筷,以镜头为碗,带您细品小城至味。在这里,每一道菜肴都是一段故事,每一口滋味都是一份乡愁。这个假期,让我们循着香气,遇见洛宁的舌尖风华。
在洛宁县的街巷里,一家以糁汤和菜角闻名的小店始终飘着浓郁的家常香气。好再来总店的灶火每日准时燃起,咕嘟作响的糁汤锅与案板上翻飞的菜角面皮,用传统风味和实在口感交织成当地食客舌尖上最温暖的记忆。
每天清晨,小店的案板前便围满了忙碌的身影,调馅、擀皮、包制,一气呵成,手指翻飞间,一盘盘白白胖胖的菜角就出现了。“咱这儿菜角皮薄馅多,非常实惠。像这样的托盘,一盘能放40个菜角,一天能包个六七十盘。”包饺子的工作人员在介绍的时候手下也没有停止忙碌。
“我二十来岁的时候开始干这个糁汤菜角,我算是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咱这个菜角是保持一年四季的时令菜,有新鲜野菜的时候就用什么野菜,实际就是家常饭吧,很简单的家常饭,让人吃了很舒服,实际是最难干的行业,也是慢慢在这经营,用真才实料的野菜,来经营这个小店。”好再来总店负责人胡振刚的话语里,藏着对传统手艺的坚守。作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他将菜角做成了“四季有鲜”的时令美味——开春挖鲜嫩的芨芨菜,清明前后采香软的洋槐花,入夏就用脆爽的菜籽叶,再拌上秘制调料,包进面皮里。咬开后,扑鼻的清香与麦香交织在一起,每一口都是老食客惦记的季节限定。
经过长时间小火慢熬的糁汤变得香浓,搭配足有掌心大的菜角,面皮薄软透亮,内馅饱满得几乎要“撑破”外皮,满满一碗下肚,既是实惠的饱腹之选,更是经年不变的味觉记忆。
食客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家菜角店从开始到现在七八年了。人家这糁汤熬得特别好。菜角包的特别大,特别实惠。这么大的菜角满满一碗。我这么大的饭量一顿一碗有时候都吃不完。”
从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到老食客的多年追随,再到每日里不停歇的包制场景,洛宁县这家小店的糁汤菜角,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家常小吃范畴,成为承载地方饮食文化的鲜活符号。在这里,一口热汤、一个菜角,吃的是真材实料的诚意,品的是代代相传的温情,更让人们看到,传统美食在用心经营中,如何成为一座城市抹不去的味觉印记。
编 辑|亢惠民 排 版|翟曼君
校 对|雷 祎 签 发|翟继业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