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4小时前
当民歌经典遇上现代旋律,当传统艺术碰撞未来科技,这注定是一场震撼视听的超级盛宴。4月28日晚,“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闭幕式暨“2025大地飞歌”活动在南宁激情唱响。
▲汪小敏在演唱《阿里山的姑娘》。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苏华摄
华灯初上,活动现场已是人头攒动。今年的活动,大胆突破往届闭幕式晚会的固有风格,将舞台搬进风景如画的青秀山音乐大草坪。舞台的主屏幕搭建独具匠心,形状设计为一张炫酷的“时光唱片”,山水画卷在屏幕中流转,观众置身其中,仿若乘坐“时光唱片”穿越时空,在民歌、潮音、舞蹈与现代声光影技术的交融碰撞中,共同领略广西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唱山歌嘞,这边唱来那边和”“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没有好茶饭哪”……两个多小时里,汪小敏、阿兰・达瓦卓玛、弦子等国内知名歌手,携手瓦依那乐队、毛南乐队、焦点乐队、韦晴晴等众多广西本土乐队和歌手,以及2025 “三月三” 国际民歌邀请赛东盟国家选手激情开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康定情歌》等经典曲目与《我在南宁等你来》《那年印象刘三姐》等新创歌曲交相辉映,更有《Earth Song》等外语歌曲惊艳登场。
青山作伴,绿水和声。美丽的广西山水给歌手阿兰•达瓦卓玛留下深刻印象:“壮族和藏族的音乐都源于山水,我很荣幸能登上大地飞歌的舞台,让高原牧歌和壮族山歌有一个很好的对话,让更多人在民歌中感受广西独特的魅力。”
▲晚会现场。
深度融合“经典”与“时尚”元素,是本次活动最耀眼的亮点。活动的三个篇章,通过“唤醒—唤新—唤彩”三重叙事,将民歌演绎与国潮大秀、非遗文化、现代舞、虚拟主播等多元形式巧妙结合,重新定义“民歌”内涵:第一篇章“大地飞歌・经典流传”中,《山歌好比春江水》《阿里山的姑娘》等经典旋律一响起,便勾起人们的美好回忆;第二篇章“民歌潮音・山水秀场”里,壮语版《藤缠树》等节目将经典民歌与虚拟主播时尚元素创新融合,新编歌曲《我在南宁等你来》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生动展现南宁风貌;第三篇章“民歌无界・世界共享”中,中外歌手同台献艺,外语歌曲与广西民歌相互辉映,尽显民歌跨越国界的独特魅力。“整晚歌曲的旋律非常欢快活泼,既有民族特点,又融入许多流行时尚元素,非常符合南宁这座包容城市的形象。”歌手杨西音子说。
本次活动在传承民歌文化的同时,还借助前沿科技和现代流行元素,引领民歌艺术迈向新的潮流高度。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整场活动打破传统主持人串联形式,让运用AI技术打造的“数字卡通人”刘三姐、阿牛哥化身民歌引领者,与现场观众跨屏对话,带来别样体验。互动环节也别出心裁,结合“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品牌,设计“爱的拥抱”等互动环节,实现台上台下联动,营造出热闹欢快的氛围。活动还采用“线下活动+线上推广+电视播出”的多元呈现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紧密链接,开设专门网络预约通道面向社会群众发放入场券,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场景,与开幕式形成闭环效应,更将其延展为“广西三月三”全新的可持续活动IP。
▲弦子演唱《藤缠树》。
以“好茶饭”表热情,用“新民歌”迎宾朋。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已成为广西亮丽名片,而作为重头戏的“大地飞歌”,历经二十六载岁月沉淀,更是一路高歌,成为广西文化的璀璨标识,它传承了经典民歌、弘扬了传统文化、团结了各族儿女,也见证了广西的快速发展。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