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曾经的我,是老师眼中最 “听话” 的学生。每天抱着课本反复背诵,将知识点抄得密密麻麻,课余时间全用来刷题,可成绩却总是不上不下。月考失利时,看着试卷上刺眼的分数,满心都是困惑与不甘 —— 明明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为何还是考砸了?直到后来,我偶然翻开那些被老师和家长称为 “闲书” 的课外读物,才找到了逆袭的关键。
在很多人眼中,课本才是学习的 “正道”,而科幻小说、历史传记、哲学随笔等课外书籍,不过是浪费时间的 “闲书”。当初的我也是如此,总觉得把时间花在这些书上,会耽误课内学习。可当我在一次考试失利后,怀着排解苦闷的心情翻开了一本科幻小说,却意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书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对未来科技的大胆预测,让我原本僵化的思维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清泉,开始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在学习语文时,那些经典文学作品教会了我如何细腻地描写情感、构建故事。我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范文模板,而是将从小说中学到的叙事技巧、修辞手法运用到作文中。有一次月考作文题目是《难忘的瞬间》,我借鉴了一本历史传记中刻画人物的手法,通过描写外婆做手工时布满皱纹的双手,展现出岁月的温情,这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评价,成为班级范文。而在阅读哲学类 “闲书” 时,我学会了辩证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在做政治、历史分析题时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我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题目,准确把握答题要点。
“闲书” 对理科学习同样大有裨益。物理课本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在科普类书籍中变得生动有趣。我曾在一本关于宇宙探索的书籍中,了解到黑洞的形成原理,这不仅激发了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还让我在学习万有引力等相关知识点时,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数学学习中,一些逻辑推理类的小说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在面对复杂的几何证明题、函数难题时,能够更清晰地梳理思路,找到解题方法。
更重要的是,阅读 “闲书” 帮助我缓解了学习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每当被繁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时,我就会翻开一本喜欢的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这种放松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学习储备能量。当我再次回到课本学习中时,反而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高效的状态投入其中。
回顾我的学习历程,正是这些 “闲书”,让我从一个只会死记硬背课本的 “书呆子”,逐渐成长为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世界的新大门,让我在课内学习中游刃有余。如今进入北大,我依然保持着阅读 “闲书” 的习惯,因为我深知,真正的学习,从来都不局限于课本之中。#周日上班##创作挑战赛八期##顶端春日创作季##顶端首届AI创作大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