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04-30 15:11
奔流新闻讯(记者 王夏菁)4月30日,由民族文化宫、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图片展”在甘肃省博物馆正式开展。
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分为“大一统——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交融——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三大篇章。通过数百件文物古籍的图文资料,追溯了中华文明追求统一、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揭示了各民族在开拓疆域、缔造国家、书写历史、创造文化中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展陈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情感多维度切入,既有展现历代中央政权治理边疆的典章文献,也有反映茶马互市、丝绸之路等民族经济互动的文物实证;既有记录各民族语言文字交融的珍贵古籍,也有体现“和合共生”价值观的艺术作品。
“从汉代的胡人牵马俑到唐代的丝路绢画,从西夏文佛经到元代八思巴文铜印,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来自中北大学的刘同学告诉奔流新闻记者,“这些文物古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让我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共同培育、共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容性与创新性,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始终凝聚不散的核心密码。此次展览的举办地甘肃省,作为历史上中原文化与西域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其多民族共生共荣的历史传统与当代实践,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鲜活注脚。在新时代背景下,这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正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书写新的篇章。
视频 | 奔流新闻记者 师天铭 实习生 撒阳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梁秋燕
王夏菁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