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12小时前
如果古人也有“朋友圈”
假期的社交平台一定少不了
“诗酒田园”
那些爱游历、懂生活的古人
会如何记录他们的假期时光呢?
跟随我们的想象,一窥究竟↓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
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
夜宿白鹤峰,踏月登金顶,但见千山碧玉如簪,红日喷薄如金在冶。家人们,相信#徐霞客严选 ,这里值得一游~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兼文学家徐霞客的《游武功山》,是武功山的著名“宣传语”。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九月,49岁的徐霞客从家乡江阴出发,在江西境内游历了两个半月,其间在武功山境内畅游10天,写下了6900多字的游记。
如今,武功山频频“出圈”,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户外天堂”。网友:不愧是徐霞客严选美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慢,三峡长,行舟巫峡之上,才能真切体会到这震撼之感。#李白三峡沉浸式体验 ,你们也想拥有同款船票吗?
巫山巫峡正是当年李白从白帝城前往庐山的必经之地,自古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不朽的诗篇,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古人对这里的迷恋。网友:跟着李白去旅游准没错!
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
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假期不想出门,叫三两好友约个“火锅局”吧!听闻早在商周之际,祖先便击钟列鼎而食,后又出现“古董羹”。这道自创的“苍耳暖锅”可是我的拿手创意菜。@全体朋友,#杜甫私房菜 值得你打卡~
当年杜甫避疫山中,取苍耳等山野之味作羹,自创“苍耳暖锅”。假如让杜甫来品尝现在的火锅,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戳↓一起加入“千年火锅局”~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趁着假期,不妨出门露营野餐。今日菜谱:荔枝三百颗、桃花酒三坛、东坡肉一盘、生蚝几只。哎呀,忽忆知州旧味,好想再来几只鳆鱼尝尝鲜呀!#美食博主苏东坡 宋代版露营野餐大公开,你们觉得如何?
公元1085年,苏轼在烟台蓬莱做知州,虽然在任时间非常短暂,却被当地渔民“舶船跋浪鼋鼍震,长镵铲处崖谷倒”的惊险鲍鱼捕捞场景震撼到。网友:不愧是“北宋第一美食博主”,所到之处定有美食!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恰逢“劳动节”,来看我的“五柳农庄开荒实录”。诸君莫笑“草盛豆苗稀”,见过了“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景,这点辛劳又算什么!今年#归去来兮种田大赛 你的劳动成果如何?
1600多年前,陶渊明在庐山脚下种豆,虽然田地里的杂草比豆苗长得还要多,但他仍不放弃,可谓“田园劳模”。这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影响了后世一千多年!
古人虽与我们相隔千年,却共享着同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用诗词打卡、用山水带货,在千年之前便玩转了生活美学。千年后的我们刷着这些“朋友圈”,忽然懂得——假期不只景点打卡,还有对山川湖海的奔赴,对人间烟火的眷恋,对诗意生活的追寻……
来说说你的“五一”假期怎么过?
来源丨央视一套综合《山水间的家》、《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文脉春秋》、江西文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杨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