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2小时前
女孩自拍照变“高潮针”广告,“社会性死亡”的单不该由受害者来买
5月5日,黑龙江哈尔滨一19岁女孩小梁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发布在网络上的一张哭泣自拍照片,被不良广告多次盗用,甚至被放到黄色网站用于网络上热度较高的“高潮针”广告配图。
小梁的照片被不良广告盗用。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自拍照频繁被不良商家盗用
两年来多次举报无果
小梁是一名大一在读学生,哈尔滨人。2023年,她在看小说时被书中情节触动,忍不住落泪。临时起意拍摄了这张哭泣的照片,并发布在了短视频平台上。本是一次普通的情绪分享,却没想到就此陷入长达两年的困扰。
“这张照片被用于各种不当用途,壮阳药推销、旅游票务虚假宣传、相亲群组引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发不到的广告。”
小梁告诉记者,两年来,她几乎每天都会收到网友发来的侵权截图。她曾多次尝试在不良广告发布平台进行举报,但是因需提交身份证等大量证据且审核时间长、成功率低,始终未能有效解决。
5月6日,被盗图女子小梁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该事件绝非自导自演,而是很多女性正在遭遇的真实困境。自己虽然进行了多次投诉,但一直未能解决问题,两年来深受其害。
照片被黄色网站用于“高潮针”广告
发声维权反遭网暴
近日,小梁发现自己的照片又被用于网络上热度较高的“高潮针”广告配图,仅一条帖子流量就超70万。今年4月,“高潮针”突然在社交媒体平台走红,商家宣传该项目预约爆满,但是其实际效果和安全性存疑。
5月5日,小梁选择在网络平台发声维权,配文“我一定会坚持维权的,还有很多女孩在经历一样的事情,我不要受害者被静音”。
小梁的遭遇并非个例。维权发声后,她收到许多女性私信,倾诉着相似的经历,有人照片被盗用后被AI合成裸照,被身边的老师、同学和家人刷到,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小梁的勇敢维权和网友的鼓励,让这些女性也受到鼓舞,开始积极面对。
事件受到关注后,虽然得到了部分网友的支持和鼓励,但也有不少质疑。记者注意到,有人留言称“你没事发什么照片?这不赖你自己么”“谁叫你乱发情绪照的”,甚至有人恶意揣测“你怎么知道在黄色网站上的?说明你去浏览过这些网站”。
面对这些质疑,小梁表示,维权的初衷只是想回归平静生活,未来也不会借此进行直播带货或索要赔偿。
目前,小梁已报警,警方正在处理该案件。同时,短视频平台工作人员已联系小梁,表示会持续清理盗图内容,目前侵权情况正逐渐减少。
自拍照被整容机构盗用
有大学生获赔8000元
2021年7月,某社交平台用户“十某某”在平台上自称“三句话让男人给我花了18W!”,“没人看出来我的漂亮是整的,就这样我嫁给了富二代!”并配上了相关照片。
实际上,这些照片都是从某校大学生“小晴”(化名)的社交账号中直接盗取的,内容也都是虚构。
小晴通过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找“十某某”询问,了解到一家名为“XX看脸”的社交账号及相关医美机构,在用自己的照片为医美机构打广告。
小晴将盗图者起诉至法院。2022年3月,法院表示,“十某某”“XX看脸”盗用原告肖像捏造不实信息,诱导网络用户进行整形咨询,显然存在利益输送链条,侵犯了原告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益。某医疗美容工作室及经营者林某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
最终,法院判令侵权方赔偿小晴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合理维权费用共计8000元。
此后,被告方因不服一审判决上诉。2022年6月,当地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随手盗图”“随心造谣”
必要时可“自诉转公诉”
订婚宴照片被谣传为会所技师、分享励志人生被培训机构盗图招生、祖孙合照被谣传老夫少妻……近年来,盗图造谣事件频出。
祖孙合照被谣传老夫少妻/图截自网络
其实,那些“随手盗图”“随心造谣”的肇事者,往往并不在乎被盗图的人有怎样的生活、会受到何种影响,甚至根本不知道受害者姓甚名谁。对这类人而言,照片中的主角,只不过是他们获取流量乃至“找乐子”的工具,而非一个个活生生、会受到伤害的人。
从本质上看,这种流行于互联网时代的诽谤现象,是网络空间带来的距离感与疏离感的副产品。对此,社会舆论还应加强监督,激浊扬清,竭力让每个受害者的委屈都得到倾诉、名誉都得到澄清;司法机关也要依法积极出手,必要时启动诽谤案件的“自诉转公诉”程序,有效帮助受害者维权。
来源丨央视网、上游新闻、金羊网、澎湃新闻、中共山海关区委网信办、中青评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杜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