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05-08 02:24
江西各地的水稻目前陆续进入分蘖键期。在江西全南,农技人员与种植户抢抓农时,运用智能无人机开展高效施肥作业,为2025年粮食丰产夯实基础。
在江西全南县龙源坝镇龙源坝村的稻田里,两架植保无人机在连片的稻田上方匀速飞行,雾化肥料进行均匀播撒。农技人员手持显示屏,监测作业轨迹,查看施肥量、飞行高度等数据。
眼下,稻苗根部分蘖出的新茎已经清晰可见。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水稻的分蘖期是从移植到幼穗分化的关键生长阶段,这一时期追肥能够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为丰收打好基础。
喷防作业抢农时 科学防护保丰收
农业农村部调度显示,目前,夏季粮油的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现在,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在山西河津市,当地抢抓晴好天气,开展喷防作业,助力24万多亩小麦健康生长,保障夏粮丰产增收。
一大早,在河津市连伯村的小麦地里,飞手们就忙碌起来,将混合液装进无人植保机,开始喷防作业。
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后,除了要有充足的水分,还要预防条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发生。为此,当地组建工作专班,统一调配无人机、统一作业标准,高效推进“一喷三防”作业。同时,对无人植保机的高度、速度、行距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目前,河津市共有110台无人植保机开展飞防作业,预计7天就能完成24万多亩小麦的防治工作。
新地膜降解周期短 “龙门吊”运秧更高效
立夏时节农事忙。在江苏海安市,当地加强新农资、新装备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让种地更环保、更高效。
在海安市曲塘镇的这片农场里,种着玉米的大棚已经揭开了顶膜,玉米植株长势旺盛,再过10天左右就能上市。
负责人介绍,在种植玉米时,他们一般会采用覆盖地膜的方式,给玉米生长提供更适宜的条件。2025年,他们在覆膜时,采用了全生物降解地膜。这种地膜使用的是玉米秸秆等生物基材料,既可以达到保温、保水的效果,又能够给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且它的降解周期一般在3到4个月。
与此同时,水稻育秧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海安的这家农场里,一个高大的“龙门吊”运秧系统已经安装完成。这套系统高6米多,宽度超40米,通过4根400多米长的铁轨在田间运行,可以实现秧盘运秧入田和起秧离田的机械化作业。
农场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在5月15日左右开始室内育秧,下好种的育秧盘经过3到6天的暗化催芽后,就能通过这套运秧系统放置到秧池。6月下旬,就可起秧苗栽插到水田里种植。
来源:央视网
/ 欢迎大家关注中国农技推广新媒体矩阵 /
学习更多农业相关知识,每天更新农业相关新闻和技术指导
欢迎关注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
我在这里等你哟!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