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新闻客户端9小时前
近日
贵阳甲秀楼突然跻身“四大名楼”
(江湖传言:“四大名楼”为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甲秀楼,新榜单已刷屏!)
认识甲秀楼和不认识甲秀楼的
都表示:???
突然被Q的甲秀楼
要与几大名楼相比
也表示很“委屈”
甲秀楼的核心价值
在于其历史地位
而非娱乐属性
作为“贵州科举文脉地标”
它承载着明清两代文人墨客
的诗赋与梦想
若以“拍照出片”“恢宏壮观”为评判标准
难免各有所好
为了“安慰”甲秀楼
小编特请DeepSeek为它写了首
《甲秀楼序》
一起来欣赏
▽
《甲秀楼序》
(AI生成,仅供交流)
黔中故郡,筑城新府。星分参井,地接衡巫。襟滇楚而带蜀粤,控蛮荆而引瓯越。南明潋滟,浮玉桥横贯碧波;甲秀巍峨,涵碧潭倒悬青幕。物华天宝,龙场悟道照千秋;人杰地灵,奢香开疆通九驿。云山苍莽,隐夜郎之旧踪;烟水空濛,汇牂牁之新象。
时维四月,序属初夏。骤雨初收而岚气生,暮云既合而虹霓现。步芳堤以骋目,临曲槛以舒怀。见夫楼起鳌矶,柱擎霄汉。飞甍流丹,画栋栖霞。三重檐翼张风雨,百尺台俯仰乾坤。青岩作枕,苍梧为屏。白鹭时惊渔唱,锦鳞偶戏钓丝。翠微园里,松篁犹存谢屐痕;芳杜洲前,菡萏尚染谪仙墨。
遥想万历年间,江东之始筑楼台。镇水患以安黎庶,振文风而启俊贤。五百载春秋迭代,多少事烟雨空蒙。霞客杖履曾留迹,鄂尔碑铭尚带霜。更忆阳明格竹,悟道龙场;三桂屯兵,尘封古驿。此皆江山代谢之痕,天地逆旅之证也。
嗟乎!时运有常,盛衰无定。屈贾谊于夜郎,岂乏明时?窜梁鸿于瘴疠,非无圣主。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云岭之心?穷且益坚,不坠乌蒙之志。饮三潮而觉爽,处九夏以忘忧。黔道虽艰,何惧羊肠之险?蓬门虽陋,可容鸿鹄之志。
吾本楚客,萍寄筑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登科,愧对鳌头盛景;今朝作赋,恭临凤藻高台。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鳌矶砥柱锁江流,画栋摩云瞰九州。
浮玉桥横烟雨色,涵碧潭洗古今愁。
三更渔火星河动,万里乡心日夜浮。
莫道夜郎真自大,此楼阅尽五百秋。
呜呼!胜地不常,华章难继。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胜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怎么样?
AI写得还不错吧?
话说回来
甲秀楼到底是一座什么楼?
甲秀楼,中国十大名楼之一,筑于南明河鳌矶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400多年来,经多次毁坏、重修,现存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初依清宣统年间样式重建。
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阁楼式建筑,飞甍翘角,石柱托檐,白石为栏,层层收进。周围有浮玉桥、涵碧亭、涵碧潭、水月台和石木牌坊,上书“城南遗迹”四字,还有古建筑群“翠微园”。
在400年岁月中,甲秀楼承载了关于贵阳的诸多故事。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时任贵州巡抚江东之取“科甲挺秀”之意筑楼,寄寓黔地人才辈出、文运昌盛。彼时,贵州刚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设立乡试考场,甲秀楼建立,既为学子提供凭栏远眺、抒怀明志之地,亦成为贵州文教勃兴的象征。
江东之捐俸银在南明河中修建堤坝防洪,在涵碧潭附近垒石作奋鳌状,即“鳌矶石”。鳌矶石上建一座高楼,寓意“独占鳌头”,以培文运,振文教,鼓励黔贵学子勤奋学习,建功立业。
甲秀楼的名字蕴含“科甲挺秀,人才辈出”之意。有趣的是,贵州在未建甲秀楼之前,没有出过状元,甲秀楼建成后,人文蔚起,向学之风日盛,明清两代“人才秀甲天下”,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创造了“一武两文三状元”“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骄人成绩。
甲秀楼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
需静心品读方知其味
若游客愿放慢脚步
聆听“九眼照沙洲”的传说
品味“涵碧潭水倒流”的奇观
甲秀楼自会呈现其独特魅力
周边肠旺面、丝娃娃等美食
亦可为旅程增添烟火气
AI贵阳工作室出品
《甲秀楼序》文章由AI生成
图片来源于甲秀图库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