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在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93岁的嘎玛德勒老人仍坚持画唐卡,嘎玛嘎赤唐卡画室常年吸引着众多怀揣唐卡梦想的追光者。在这里,作为“噶玛嘎赤画派”第十代传承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嘎玛德勒被誉为噶玛嘎赤画派的“唐卡泰斗”,其艺术造诣和对唐卡传承的执着,令人敬仰。
在嘎玛乡,从老一辈艺人的执着坚守与传承,到年轻一代的大胆开拓与创新,唐卡绘画不断蜕变升华。同时,它更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带动当地文旅产业振翅高飞,一片繁荣。
图为93岁的嘎玛德勒在作画
图为嘎玛乡唐卡画院内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徒们正在学习绘画技艺
数十载春秋,嘎玛德勒创作了上千幅精美唐卡,更培育了700余名弟子,为唐卡传承奠定坚实根基。其弟子嘎玛斯加承其衣钵,建立画室,带领89名徒弟系统学习。嘎玛斯加说:“唐卡技艺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严谨的过程。学徒需要至少7年时间,系统学习颜料制作、金线勾画等核心技艺。”七年以上的严格训练是成为合格画师的基本要求。这种相授模式,让唐卡艺术在严格的规范中得以完整保存。
传承是基石,创新则是让唐卡艺术焕发生机的源泉。在嘎玛乡,年轻一代的唐卡艺人正在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之路。邓珠尼玛的家族世代传承唐卡技艺,而他的弟弟仁青朗加却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他说,弟弟在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漆艺后,创造性地将唐卡与漆画艺术相融合,创作出他的第一幅唐卡漆画作品《指小路尊者》。这种跨界尝试不仅丰富了唐卡的表现形式,更让传统艺术焕发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活力。
图为唐卡艺人正在制作唐卡漆画
如今,兄弟俩先后成立了4个工作室和1个培训基地。兄弟俩一方面深入钻研唐卡与漆艺融合的更多可能性,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前来学习的学员。他们的努力吸引了众多对唐卡艺术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带动了百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6万元。
在邓珠尼玛工作室学习唐卡绘画已有两年时间的旦增吉美满怀憧憬地说道:“未来,我希望借助网络平台,全方位展示唐卡技艺,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唐卡背后的悠久历史和精细制作过程。我还期待能与相关部门合作,打造文化体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嘎玛乡,领略这个民间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在传播渠道上,传承者同样积极开拓。他们借助新媒体,开设唐卡艺术账号,定期分享唐卡绘制过程、文化故事。通过直播,与网友实时互动,解答疑问,让更多人了解唐卡。
图为嘎玛斯加为区外媒体介绍唐卡历史
唐卡绘画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这门艺术绽放光彩,更成为嘎玛乡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唐卡艺术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艺术展览、绘制体验等活动蓬勃开展,由此带动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构建起完整产业链。2024年,卡若区文旅成绩耀眼:接待游客93.3万人次,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超42%,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44%。文艺演出、非遗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各类文旅活动成功举办,带动综合收入增长,多个项目建设助力农牧民增收,景区申报与荣誉获得为文旅发展添砖加瓦。
嘎玛乡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培育文旅产业公司,全力推进嘎玛乡4A级景区创建与谷布山开发,计划开展7项文旅推介活动,涵盖“千人唐卡”吉尼斯申报、文旅大使选拔等,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推动藏医药康养融合,深化“文旅+”发展战略。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