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20小时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5月8日,家住兰州新区炮台村的小刘与爱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这场没有大操大办,简约而温馨的婚礼,赢得村民和朋友们的广泛赞誉。“按照村里的统一标准办婚礼,节省下来的钱可以花在更有用的地方。”小刘笑着说。
“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们推选组成红白理事会,制定详细而完善的章程和制度,村民在办喜事前,需要提前向红白理事会报备。除了彩礼,宾客随礼、喜宴标准等也都有明确规定。”炮台村村委会主任于福文介绍,若村民违反制度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村里会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礼金的30%进行相应处罚,罚金用于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于福文说,通过红白理事会制度,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乱立名目宴请等陋习。
这是兰州新区治理农村彩礼、推动文明乡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兰州新区通过强化宣传引导、突出村民自治、创新落实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改善农民精神面貌,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兰州新区建立农村党员操办婚事报备制度,加强对村民结婚全过程监管,推动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执行。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建立道德“红黑榜”,用民间舆论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兰州新区党群政法和社会工作部供图
同时,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组建以致富能手、身边好人等为主要力量的思想道德宣讲团,深入村社开展宣讲交流活动。宣讲团成员用“小话题”反映“大主题”,“小故事”说明“大道理”,“小节目”体现“大寓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文明新风。
通过举办集体婚礼,引导群众践行文明新风。兰州新区党群政法和社会工作部供图
兰州新区还把移风易俗纳入各类文明户评选内容,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妇联、工会、民政、共青团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举办集体婚礼、单身青年交友联谊活动。
如今,在兰州新区,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旧俗陋习,选择举办简约适度、文明温馨的婚礼。未来,兰州新区将继续深化治理工作,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绚烂绽放。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