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20小时前
发放宣传折页。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5月8日上午,嘉峪关市文殊镇河口村妇联主席崔贝完成入户调研回到村委会,立即拿起手机在村民小组微信群、党员微信群推送转发倡树文明婚俗、抵制高额彩礼、做好文明殡葬、邻里友好和睦等内容的文章和短视频。
“中午镇上有大集,记得拿上些宣传折页和手提袋,在集市上设点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崔贝跟同事说。
聚焦“婚丧嫁娶”陋习整治重点,嘉峪关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农村集市作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主题讲座、文艺展演等活动。同时,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在新城镇、文殊镇集市发放宣传折页、移风易俗宣传年历、纸杯、布袋等宣传品2000余份,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如今行走在嘉峪关市各村庄,文明乡风的宣传内容随处可见。嘉峪关市还利用地方戏曲、乡间小调、舞蹈小品、书画剪纸等民俗形式,宣传抵制高额彩礼、摒弃大操大办。去年以来,全市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等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37场次、劝导活动29场次、普法教育20余场次,制作推广短视频11个,发布公益广告56条,印发海报210张,推送抵制高额彩礼等相关政策、宣传视频320余条。
“嫁姑娘我们收了3万元彩礼,为小两口买了辆10万元的汽车。”文殊镇河口村村民许建平说,孩子们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不过是个形式。“只要他们能把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比啥都强。”
“近年来,我们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利用宣传栏、横幅、电子显示屏、村村响等,广泛宣传勤俭节约、勤劳致富的故事,揭露高额彩礼的危害性,通过修订完善‘一约四会’,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对婚嫁彩礼、丧事礼金提出‘限高’标准。”文殊镇河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萌介绍,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大力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去年5月,嘉峪关市妇联以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摸底群众对于彩礼的看法,共有570人参与。大家普遍认为彩礼与家庭收入、社会氛围、传统观念、价值观导向等有关,彩礼婚俗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进行,57%的人群愿意零彩礼结婚,37%的人群愿意今后旅游结婚。
据了解,嘉峪关市3个镇17个行政村均建立了“四会”,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明确婚丧事宜规定、办事程序、彩礼限高标准、人情礼金、酒宴标准,形成了“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农村平均彩礼支出2到4万元不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