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顶端小说#
第二十八章
憨子爷的儿阳照出息。恢复高考,上龙阳村儿里第一个考上了大学。憨子爷高兴,走路都想把驼了的腰抻直了。脸上总挂着笑,弄得满脸的褶子,简直就是一朵老皱菊。
阳照大学毕业,大姐亚琴(大娘柳月儿和大伯龙翔的女儿)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那姑娘看中了阳照的一表人才。她父亲是弘农教育局的副局长。憨子爷的儿到弘农一中教书。
家里就剩憨子爷、大娘柳月儿老两口。儿吃了皇粮,端了国家饭碗儿,憨子爷越发能干。披星戴月,早起晚归,常年猫在东塬后山的陈家洼,开了一大片荒地。年年种麦。
大娘柳月儿心疼男人,阳照心疼爹,俩人都劝憨子爷莫干。可老头儿倔,死活拦不住。逼急了,冲阳照喊:“你一个劲儿拦你老子干啥!我干,我高兴!你该干啥就干啥,别在这儿碍手碍脚!”
孝顺的阳照没了注意,只好礼拜天放假,陪他老子一块儿干。大娘柳月儿心疼男人,见心疙瘩宝贝儿都劝不动倔老头儿,心里也没了辙儿。寻思这好日子刚开了头,不能让老头身体早早垮了。
一天晚上,搁憨子爷枕边吹风:“老头子,单独种那么多麦费劲。咱不如也像老闷哥那样,在陈家洼也种上果树、菜、药草花儿。再在埝根儿打上一眼窑儿,我陪你上后山。”
憨子爷瞅着大娘柳月儿,说:“这注意好!”心里就有了老俩口一起上后山的念想。
如今老闷一走。憨子爷更感觉人生苦短,没几年好活。看透了人心世事儿,想清静,打算把乏了的心放飞田野。他开始在陈家洼栽树、种药草花儿,打窑。留一片最肥的地心儿种麦子。
儿子阳照依然星期天放假回来,陪爹娘种树栽草儿。
红旗渠的水从陈家洼的头顶的岭上过,憨子爷引水下来。三五年后,陈家洼俨然一个小花果山。
憨子爷和大娘柳月儿搬来了后山,与花草果树为伴儿。
夕阳落,望山下灞底河水往北流,入了大河。憨子爷讲他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儿,大娘柳月儿津津有味地听。
晚上,园里窑前葡萄架下坐了,听虫声啾啾。草叶儿飒飒。看玉轮高悬,星河灿烂。聊牛郎织女、嫦娥偷吃长生不老仙丹……话前朝时下,乡间俚事。
四眼儿麻胡狗忠诚地守着。老俩口自然睡自然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陈家洼俨然是桃花源中人。
憨子爷没事儿,就带了四眼儿麻胡狗在东塬上到处溜达,给他和大娘柳月儿找墓地。
一天走到一岭上,那岭高,四目远眺,尽收眼底。岭上平整辽阔。东靠崇岭,蜿蜒入崤山脉系,云深不知何处。北南隔沟壑,与土原相望。西向,低处灞底河玉带绕缠,目力极处西岭走蛇形,夕阳欲落,只见日压山岚,红染青黛,云彩斑斓而飞扬。美!
隔日早来,东向旭日悬升,岭发祥光,蔓草摇曳,蝶飞翩翩。南北云雾缭绕处,隔壑,塬连塬。西向,灞底河水明如镜,随西岭蜿蜒向北流,西岭上草木显,鸟儿飞。又是另一番美景儿!
一连几日,不同时辰来,景色不一,都尽美。雨日又来看,缥缈朦胧,画意诗情更美!憨子爷认准了这地儿。
一日他对儿阳照说:“你老子我把和你娘死后的墓地已找好。你小子啥时间去看看?”
阳照没在意,只简单“嗯”了一声。依旧忙自个的。
好长时间不见回话,憨子爷发了脾气:“阳照,你娃忒他妈不孝!你老子给你说事儿,你就这样不上心?”
阳照见爹发了脾气,才知道是当真的。星期天放假,赶紧陪憨子爷上那岭上看。
憨子爷是唯一一个生前自己给自己看墓地的人。
(未完待续)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