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客户端6小时前
两期公开体验课、215份随堂作业,最终40多名“花朵朵”昆明小记者的作品分两期登上报纸、广播、电台和新媒体平台,成为传播昆明历史文化最灵动的符号、最美好的图案、最优美的文字。5月18日,“花朵朵”昆明小记者第三期社会实践公开体验课将如约而至,目前,再次新增的100个免费体验名额即将报满,还没有报上名的6—11岁孩子家长看过来,扫码或拨打电话报名。
孩子佳作惊艳亮相
在《都市时报》5月14日选登的第二期随堂作业中,小朋友们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用自己的作品为家乡昆明涂抹上了七彩色。
高新一小科医路校区五(4)班的颜轩用不同的动植物和风,表达昆明四季之美:“昆明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喜欢1月的山茶,2月的柳,3月的春风,4月的茶叶,5月的蓝花楹,6月的夏风,7月的茉莉,8月的菊花,9月的枫叶,10月银杏,11月的红嘴鸥,12月腊梅,或许,这些就是我喜欢昆明的理由。”而各种随手产生的精彩画作,则表现了昆明的另一种意象:昆明,既是花的世界,也是鸟的居所,还是美食的聚集地。
昆明市中华小学三(6)班焦夕芮则对昆明的美食——过桥米线情有独钟,她在文章中写道:“米线已经深深融入了云南人的基因,但是我最爱吃的还是昆明的过桥米线。天还没亮,厨房的魔法就开始了!老母鸡在铁锅里跳起芭蕾,筒子骨‘咯吱咯吱’吐出奶白的泡泡,宣威火腿像穿着红宝石盔甲的将军调着味。几个小时后,终于变成了闪着金光的汤汁……深吸一口香味,吸溜一口,鸡汤的醇香顺着米线滑进喉咙,火腿的咸鲜在舌尖翻跟头,脆嫩的豆芽‘咔嚓咔嚓’奏响乐曲,玫瑰花瓣还带着滇池的清风亲了我一下。吃过桥米线就像打一场美味仗——鼻尖会冒汗,嘴角会挂金珠,但是当最后一口汤顺着‘彩虹桥’滑进肚子,什么烦恼都没有啦。”各种现场描写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即便是千里之外的朋友看见这段文字,相信也会循着过桥米线的香气来到昆明。
云师大附小呈贡七彩校区一(6)班毛铖云的画作《云南人的生活》在《都市时报》刊载,让家长杨女士很激动:“没想到他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看图说话是写作的基础,这幅作品我们会好好保存,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帮他打牢根基,提高写作能力。”杨女士表示,不仅希望孩子参加活动能多交朋友,更期望孩子学会观察思考。“AI再发达,也替代不了人的独立思考。记者行业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度思考的能力,参加活动对孩子的成长会很有帮助,希望‘花朵朵’昆明小记者训练营能够尽快开班,让孩子在小记者圈子里锻炼自信表达的能力。”
第三期公开体验课
还余少量名额
“花朵朵”昆明小记者是昆明市融媒体中心精心培养和打造的少年记者队伍。第三期“花朵朵”昆明小记者活动将于5月18日继续走进昆明市融媒体中心,目前,活动正在火热报名,还余少量名额,欢迎家长带孩子参与。
小记者们的采访和实践作品,将形成文字、声音和画面,其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报纸、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平台发表,成为传播我们这座美好城市的新闻作品。
直击新闻一线、感受春城脉搏,当孩子们的优秀作品登上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时,相信这一份获得感、满足感是一生难以忘怀的。
用镜头丈量世界,用笔尖记录成长。赶紧扫码或者打电话报名吧,一起点亮孩子们的梦想和未来。
报名方式
报名电话:
王老师 13888979520
报名二维码:
报名地址:昆明市丹霞路198号昆明市新闻中心大楼都市时报文化教育培训学校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许建龙
编辑:姜蕾
审核:杨理锐
二审:钟玲
终审:许建龙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