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客户端7小时前
轻触时刻,V播在手!大家好,欢迎来到时刻V播,每天几分钟,几个话题,让你记得住、带得走、用得上。 【本期内容摘要】 【V讯】 【1】 湖南慈利县江垭国有林场杜仲种质资源库、石门县大同山国有林场无患子种质资源库、长沙市山茶属种质资源库入选第四批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截至目前,湖南已累计有10处林木种质资源库跻身“国家队”行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湖南血液”。 【2】 今年5月17日0时起至2026年5月16日24时止,韶山路(劳动路—省人大路口)路段西辅道全部路幅实施全封闭限制交通措施,禁止机动车通行,原西辅道北往南过往车辆改道至东侧辅道临时道路通行;韶山路跨劳动路桥(白沙桥)由双向通行调整为北往南单向通行,南往北车辆由桥下东辅道通行。 【3】 2024年湖南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839平方公里,超额完成国家“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全省水土保持率提升至86.63%,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 【评论】 近日,杭州一名乘客在乘坐如祺出行网约车时,发现座椅靠背上贴着一张手写纸条:“差评者得癌症”。乘客称,原本愉悦的心情被瞬间破坏,但因恐惧未敢投诉。涉事的如祺出行网约车客服专员核实后表示,未收到用户的投诉,无法进行处理。(5月14日 红星新闻) 司机以恶毒诅咒威胁乘客,平台却以“无投诉”搪塞,暴露出网约车行业两大顽疾:一是平台对司机行为的监管缺位,二是评价体系失衡,导致未能平衡司乘权益。 “未投诉不处理”?平台不能只做“甩手掌柜”。此事件中,网约车公司称“未收到投诉无法处理”,看似合规,实则推责。乘客因恐惧不敢投诉,但平台完全可以通过订单记录、车内监控(如有)或司机历史行为核查此事。若每次都要等乘客“忍无可忍”才处理,无异于变相鼓励司机钻空子。网约车作为服务提供方,理应对司机的服务行为负责,而非仅靠乘客投诉被动管理。平台应建立司机信用档案和主动抽查机制,如祺出行若连基本的事实核查都不愿做,谈何服务质量? 司机用“得癌症”诅咒差评,手段固然恶劣,但也折射出网约车行业评价体系的扭曲。差评让司机面临罚款、降级甚至封号,而司机却缺乏申诉渠道。一些乘客因心情不佳或醉酒恶意差评,司机只能“自卫”。但这绝不意味着威胁合理——真正的出路在于平台优化评价机制。平台应拓宽对恶意差评的申诉渠道,或通过行程录音等客观证据平衡司乘话语权。 红网评论作者王仪敬认为,司机用诅咒吓阻差评,乘客因恐惧选择沉默,本质上是在纵容劣质服务。长此以往,行业将陷入恶性循环:司机越焦虑,越可能胁迫乘客;乘客越不敢发声,服务标准越下滑。平台作为规则制定者,必须打破这一僵局。 乘客不敢维权,平台不愿担责,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网约车平台不能继续充当乱象的“旁观者”,唯有将乘客权益置于首位,主动填补管理漏洞,才能打破维权困境,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放心表达诉求,让网约车服务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的初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