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9小时前
山海携手共筑梦——青岛定西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
不远千里,情越山海。
2021年,按照国家东西部协作有关部署,青岛市与定西市结对,同心同向,携手向前。
四载春秋倾力协作,青岛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8.68亿元,实施项目864个,广泛引导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捐款捐物2.02亿元,实施了产业协作、教育资助、生活救助、文化卫生等一大批帮扶项目,开创了东西部协作的“青定模式”,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高位推动 夯实协作基础
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制度安排。青岛与定西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使命担当,为协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两地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推进、协调和督办协作事宜。2024年3月26日、9月23日,青岛・定西东西部协作第七次、第八次联席会议顺利召开,双方围绕产业发展、人才交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深入对接交流,共同谋划青定协作发展的新路径,为协作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市县层面广泛协作的基础上,两地积极推动协作关系向乡镇、村和学校、医院延伸,启动实施“万企兴万村”定西行动,青岛方面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协作帮扶。
目前,青岛市72个街道(乡镇)、268个村(社区)、131家企业、46个社会组织、80家医院、191所学校与定西82个乡镇、473个村、83家医院、177所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协作帮扶范围持续深化拓展,形成了良好社会效应,通渭金银花产业项目和漳县食用菌种养一体化产业项目,成功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
为确保协作工作有序推进,东西部协作牵头部门每年对接制定市级层面协作要点、县区工作方案和市直重点部门专项方案,层层明确任务清单,建立定期调度、督查考核、项目联审、资金监管等一整套工作机制。
同时,两地还建立了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协作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益进行严格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推动协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产业协作 激活发展引擎
走进青定共建的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无土栽培、机械灌溉、成熟运作……当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定西一大批产业项目借此腾飞。
在定西不断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径的过程中,青岛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自与定西结对协作以来,两市始终将产业协作作为核心议题和有力抓手,依托各自比较优势和产业互补性,构建“平台对平台、链条对链条、项目对项目”的产业协作发展新格局。
按照甘肃省“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总体部署,双方围绕中医药、马铃薯、草牧、文旅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对接,深入挖掘项目资源,与青岛产业链对接补位,实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节会招商新模式,先后邀请海尔、海信、五征集团等400多家东部企业来定考察,天成药业定西制药、海尔日日顺智慧物流产业园、琛蓝生物、艾迪生物等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一大批产业化项目在定建成投产。
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成为青定产业协作的亮点。
2024年,两市认真贯彻落实鲁甘两省主要领导在定西考察调研要求,打造定西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项目和设施蔬菜大棚示范项目建设2个示范点,示范区马铃薯平均亩产由2300斤跃升到8500斤,设施蔬菜大棚示范项目实现了蔬菜生产“一茬变两茬”和错峰上市,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协作帮扶,不能仅靠产业支持与资金投入,想要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自身掌握能够立足的“真本事”。
两市厚植定西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着眼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成青定协作以来首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定智慧谷”,入驻43家企业。南美白对虾、蓝莓等“新物种”突破地域限制,成功在定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走向市场。
融合互动 丰富协作载体
每年春节刚过,定西高铁北站就会迎来一趟发往青岛的免费务工高铁专列。
自2021年起,定西与青岛深化劳务协作,通过“青定人力”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建设“万人劳务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累计发放交通及稳岗补贴1.15亿元,带动12.3万人次稳定就业。
亲戚越走越亲,情谊越聚越浓。随着协作进一步深入,青定双方聚焦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人才交流协同发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体系。
消费协作一头连着定西的农产品,一头连着青岛的大市场。
青岛定西两市从政府引导消费协作破局,吸引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搭建“政府部门+商会协会+运营企业”产销对接平台,在青岛建设运营定西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电商体验馆28家、前置仓2个,建立了“定货入青”长期稳定购销合作关系,将定西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推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
数据显示,青岛累计帮助销售定西农特产品56.21亿元,其中2024年达到19.55亿元。青定消费帮扶“政府采购+蝶变推介”“军民融合+水兵厨房”“前店后仓+批零兼营”“美食体验+精品演示”“节会促销+联合倡议”“陇上直通+齐鲁飞地”等六种模式,入选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让山海相连的,还有一群远道而来、不遗余力帮扶定西的有志之士。
2021年4月14日,青岛赴定西第一批挂职干部18人抵达定西,之后,青岛市向定西选派挂职干部36名、专技人才758名,他们坚持“把挂职当任职、把定西当故乡、把老乡当亲人”,在企业引进、项目建设、消费帮扶、劳务协作和支教支医支农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定西市也向青岛市分四批选派挂职干部67名,选派专技人才1210人次,两地情谊亦在协作中愈发深厚。
打造亮点 拓展协作领域
定西市政府依托上合示范区这一国家级综合性开放平台,与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建立起高效常态合作机制,实现了东西部协作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完美叠加耦合;
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百村振兴计划”,定西市借鉴青岛先进的乡村建设经验,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6亿元,精心打造4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青定两地将生态协作作为东西部协作的有力突破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同实施“青岛生态林”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0990万元,建成生态林33025亩;
……
在区域协作的宏大版图中,青岛与定西携手共进,不断拓展协作领域,打造合作亮点,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
文旅交流是增进两地人民了解与友谊的重要桥梁。青定两地着眼于此,连续4年举办“定西·青岛啤酒节”,将青岛的啤酒文化与定西的特色风情完美融合,每一届啤酒节都吸引着众多游客,成为两地文旅交流的盛会。
2024年,“山海之约・青定之恋・当归定西”文化旅游产业链招商引资宣传推介会首次在青岛市举行,为两地文旅产业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定西特色文旅资源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的“清凉一夏”主题推介,在青岛主城区的公交车候车亭和户外广告大屏上进行立体式宣传,8部定西宣传片登陆青岛地铁,受众覆盖面超过3亿人次,让更多青岛市民了解定西、走进定西。
如今在定西,安定区巉口镇康家庄村、通渭县李店乡李店村、陇西县巩昌镇河那坡村等一个个示范村如璀璨明珠般崛起。
这些示范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全市乡村建设行动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山海不为远,携手奔未来。在东西部协作征程中,两地人民勇担重任,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合作程度越来越深,取得了丰硕成果,缔结了深厚友谊。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青岛、定西两地将坚决贯彻东西部协作部署要求,坚定走好“山海路”、持续念好“山海经”、同心唱好“协作曲”,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优成效,心手相牵,全力以赴谱写协作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定西市融媒体中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