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12小时前
在庆阳宁县,这片黄土地上,当地人以科技为犁,耕耘出年产值36亿元的“金果”产业,让传统农业焕发数字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动能。
科技赋能,铸就黄金产业
宁县地处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腹地,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是中国的苹果优生区之一,曾获全国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2024年宁县苹果产量达50万吨,产值36亿元,其中位于宁县中村镇,拥有高度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正洋苹果基地,是当地苹果产业的龙头企业。
走进全国单体最大的矮化自根砧密植苹果基地,眼前是一幅现代化农业科技画卷。矮化密植果树如列兵般整齐排列,行间距精确到厘米的数字农业系统,让这片土地成为会“呼吸”的智慧果园。
“我们引进矮化密植种植技术后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并辅以多种先进科技。可以说,我们的苹果基地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苹果种植技术。”常年在果园工作、皮肤黝黑的正洋苹果基地总经理高云峰说。
何谓“矮化密植”?一亩地标准化种植果树180棵左右,树高3.2米,树间距1米,行间距3.5米。高云峰说,“3.5米的行间距方便机械化采摘、除草等作业,最大程度保证了果树受光、通风。1米的树间距在保证果树充分生长的同时,确保最大产量。”
高云峰介绍,果树下方一条黑色的管子贯通整排果架,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相较于传统灌溉及施肥,一体化滴灌效果、效率大幅增加。两排果树中间种植的草甸,除了给土壤保温、保水外,还方便工人雨后作为支撑面进行作业。果树上方,一层白色透薄的“蚊帐”搭在一排排果架上,这是防雹网,保证阳光照射的同时,有效防止冰雹灾害。
看着果树上只有樱桃大小的小苹果,高云峰说,“我们最害怕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如果不能有效预防,一场天灾能导致苹果减产百分之三四十,运用科技防灾减灾非常有必要。”
苹果基地还采用数字农业系统,对整个果园的湿度、温度等实时监测。这里,每一棵苹果树都是科技结晶,CT检测、物理驱虫等数十项创新技术,构建起苹果生长的“金钟罩”。
全链升级,锻造产业之翼
基地入口不远处,两个占地90亩的高大白色车间,是苹果基地配套建设的冷链物流园,产自果园的苹果在这里经历从农产品到商品的华丽蜕变。
“这是投资近1000万元的4.0全自动水洗分拣包装生产线,苹果在这里经过清洗、烘干、内外部质量检测等工序后自动分拣分级,经机器人和少数工人分装打包后运输销售,或就地进入库容2万吨的气调库储存。”宁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张永平告诉记者,传统分拣方式100人一天只能处理20吨苹果,这条生产线8月正式运行后,一天能自动分选150吨苹果。
同时,通过CT“拍照”方式,还能了解苹果内部的情况,有效排除一些人肉眼不能识别的坏果、病果。
张永平说,基地产出的约20%的苹果会被物流园内的机器加工为果干、果粉、果醋、果汁等进行销售。“比如冻干技术,在-30℃条件下对苹果进行加工,做出来的果干入口即化……”
土地生金,孕育幸福家园
建于2017年的宁县正洋苹果基地,共流转中村镇中村、乔家、刘家等7个行政村3102户村民的1.2万亩土地,平日可带动当地近500名村民就业,采摘季则高达2000人。
在一片更新品种的嫁接果园里,小果树刚长到半米高。68岁的新堡村村民张成立正与老伴韩粉叶锄杂草。
“我家的土地流转后,我们就在这里干活,锄草、疏花、疏果、打药、拉枝,有啥活干啥活。一双儿女都已成家,我们老两口不想给娃娃添负担,在果园打工一年有3万元收入,这比我们之前种地加打工一年几千块钱的收入好多了。”张成立说。
在另一块果园里,十多名手握剪刀的工人正在疏果,高云峰在一旁注视许久,见一人操作有误,遂上前指导:“你这剪得太稠了,绝对不能留双果。一般一簇刚结的果实有5个,只留生长状态最好的1个,5选1的结果也保证了苹果基地20多个品种苹果最好的果径、品质。”
除了疏花、疏果,苹果枝叶也要经常修剪。正在修剪果树的张艳玲是中村村民,已在苹果基地干了四年。她说,之前在县城的工厂打工,一天60元左右,现在一个月挣3000元,骑电动车从苹果基地到家也就10分钟,再不用跑那么远了。
三产融合,书写苹果传奇
当苹果遇见文旅,3A级景区“正洋苹果乐园”应运而生。游客在万亩果园中体验采摘野趣,在星空营地感受田园诗意,马拉松赛道穿行果林,音乐节声浪激荡黄土塬……
中村镇党委书记傅永锋告诉记者:“目前,苹果基地已建成3A级旅游景区——正洋苹果乐园,游客来这里不仅可以现场采摘苹果,还可以徒步、野营、游玩、住宿,乐园还组织过马拉松、演唱会等文体活动。通过第三产业进一步提高宁县苹果的知名度,有效实现了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虽然三产融合仍是起步阶段,但已经接待超10万名游客。”
2023年前,村民的苹果通过传统批发方式售价仅2-3元/斤,现在,一部分通过线下、线上售卖,直达消费者手中的苹果价格为4-5元/斤。基地内约一半果园目前正处在休整期,无法产果,其余五千多亩果树通过各种科技加持,一亩地一年可产优质苹果3-5吨,今年总产量可达1.5万吨左右,各种产品销售额将达1亿元。
电商直播间里,“云端认养”让果树变身“数字宠物”,2024年线上销售额突破百万。这颗幸福果正以“农业+文旅+电商”的创新组合拳,击破产业边界,让每一颗苹果都成为讲述乡村振兴故事的载体。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陈国宁 武永明 实习生吕仁卓
视频 丨奔流新闻记者 师天铭
6.阔步2025·“县”在行动⑥丨定西渭源:小菌包孕育出的大产业
7.阔步2025·“县”在行动⑦丨正宁电厂:绿色高效煤电新典范
9.阔步2025·“县”在行动⑨丨庆阳宁县:一颗幸福果的乡村振兴密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武永明
奔流新闻记者 文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