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12小时前
5月上旬的甘肃定西市渭源县五竹镇,室外的可感气温依然较低,穿着厚厚的外套也不觉得热,但是这里的木耳种植菌棚里,却是温度宜人。2万个菌包整齐有序地挂在专用支架上,有的蓄势待发,有的已经长势喜人。在五竹镇食用菌产业园内,像这样的种植菌棚就有46座,而渭源全县目前已累计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415座,占地295亩,全年总产量预计2690吨,总产值达5483.6万元。
健全产业链
甘肃鑫瑞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甘肃鑫瑞坊农业”)就落户在五竹镇食用菌产业园内,这是一家集菌棒培育、木耳种植销售和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公司。
甘肃鑫瑞坊农业厂区负责人龙成龙告诉记者,自2021年起,公司先后投资1.65亿元,在渭源县五竹镇、莲峰镇建成食用菌产业基地2个,占地120亩,建设木耳种植菌棚92座,晾晒棚46座,年产黑木耳500吨以上,白玉木耳、滑子菇100吨以上。
公司一开始是从外地购买菌包进行种植,为了使菌包的质量更加可控,同时降低运输成本,健全产业链条,该公司又在渭源县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建成了一条食用菌菌包加工生产线,包括2座育菌室、一个大型生产车间和堆料场、仓储用房等辅助设施。
记者在位于五竹镇的甘肃鑫瑞坊农业生产基地里看到,平淡无奇的木屑和豆渣经过精准配比后,通过一条自动化的生产线,经搅拌定型、高温灭菌、排湿冷却、科学接种、发菌管理等多道工序后,魔术般地变成优质菌包。目前,这家公司平均每天可以生产优质木耳菌包7.5万个,每年可生产菌包1500万个。除了满足公司在渭源县所有菌棚的使用外,还销往省内张掖、天水、陇南等地的木耳种植基地。
随着对渭源当地气候条件和空气湿度等的精准掌握,该公司和青岛农业大学合作,不断改良木耳品种,目前基地种植的木耳肉质厚、口感脆,在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同时,该公司还研发出了木耳脆片、木耳酱、木耳糖、木耳挂面、压缩木耳等十多种深加工产品,使得公司的产品更加丰富多元。
闯出大市场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类,富含铁元素,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另外,黑木耳中还富含胶质、膳食纤维、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物质。适量进食黑木耳可以补血益气、润肠通便、降糖降脂、预防血栓、瘦身减脂、美容护发,是中国老百姓餐桌最常见的食用菌类之一。
甘肃鑫瑞坊农业种植的木耳和其他菌类,既做新鲜品的销售,也做干货的销售,基地种植的新鲜木耳主要销往甘肃各级市场和成都、重庆等省市,干货木耳则远销浙江、山东等地。而基地培育的菌包,已经开始向省内其他市州的木耳种植园区销售。木耳深加工产品则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面向全国销售。
除了主攻黑木耳的甘肃鑫瑞坊农业外,渭源县还引进了另一家食用菌种植企业——甘肃陇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甘肃陇腾”)。落地该县路园镇的甘肃陇腾,是黑龙江省东宁市奇峰食用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该公司主要种植黑皮鸡枞菌、金耳、猴头菌等高端食用菌。目前该公司拥有108座温度、湿度和光照完全可控智能种植大棚,每座大棚可种植各类菌包2万个。
甘肃陇腾技术负责人王晶表示,渭源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菌类的种植,像黑皮鸡枞菌、金耳、猴头菌这些高端食用菌若从东北运到甘肃市场,受运输成本和途中损耗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销售价格居高不下。而在渭源种植以后,这些菌类就可以以较为亲民的价格走向市民餐桌。同时,虽然公司成立还不足一年,但所产新鲜菌类已开始在西安、成都和重庆等地销售。
王晶告诉奔流新闻记者,因为气候条件适宜,路园镇的智能菇房可以全年种植,以一年种植两茬金耳为例,单棚(300平方米)可产14000斤、按市场均价每斤20元计算,单棚一年的产值可达28万元,108个种植棚的产值可达 3024万元,减去成本1400万元,纯收入可达1624万元。
惠及老百姓
渭源县在培育食用菌种植产业的过程中,实施的政府主导和招商引资相结合的路子,不仅增强了对外地企业的吸引力,同时,还铸就了企业盈利和百姓致富的双赢格局。
以五竹镇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为例,县财政计划总投资1.05亿元,建成总占地面积达190亩以上的产业园区。目前已实际投入4600万元,建成食用菌棚46座、晾晒棚23座、育菌车间1座,净化车间1座,配套建设道路、雨水管网、检查井等基础设施,产值有望突破3500万元。后期还将建设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厂,形成食用菌产业从“菌种培育-菌棒生产-出菌管理-保底收购-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由于当地菌棚都是政府投资建成,种植企业只需租赁使用,不仅有效降低企业的前期投资压力,同时,企业缴纳的租金又惠及了当地群众。
据渭源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财政投入资金建成的大棚资产确权到全县24个低收入村,运营企业与村集体签订资产租赁协议。目前,五竹镇的食用菌产业基地每年向村集体分红30万元,向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菌棒生产车间每年向村集体分红168万元。基地和产业园目前已流转土地160亩,每年为群众支付土地流转费16万元。可稳定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60余人,年人均获得劳务收入3.5万元。种植基地还连续3年向五竹镇当地群众提供菌棒支持发展庭院经济,向全镇7个村集体、100多户群众提供菌棒60万棒以上,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而甘肃路园镇菌类产业园区由财政投入资金建成的大棚,资产确权到全县24个低收入村,运营企业与村集体签订资产租赁协议,目前村集体每年的租
编织大梦想
目前,渭源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已经走上了康庄大道,但他们还在编织着一个更加远大的梦想。
在产业链方面,渭源县目前已经形成集“菌种培育-菌棒生产-出菌管理-保底收购-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品牌打造方面,已完成注册“五竹牌”黑木耳商标,取得有机产品认证和绿色农产品认证,正在积极申报“甘味”农产品。“五竹牌”食用菌已入驻淘宝、京东、抖音等多家电商平台,产品进入县内外多家餐饮企业、大型商超,线下“旗舰店”正在青岛市、兰州市、定西市等多地选址设立。
同时,渭源县还与中国药文化研究会、陕西省生物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甘肃省渭源县富硒食用菌科研示范基地”已在五竹镇渭河源村食用菌产业基地挂牌成立,五竹镇食用菌产业园今后还将挂牌成立“院士工作站”,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开展“土专家”培育,加强对镇域内食用菌种植乡土能人的培训力度,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推动全镇食用菌产业迈上新台阶。
预计到2030年,渭源县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将稳定在400亩以上,种植袋栽食用菌1000万棒,地栽食用菌100亩,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500吨,全产业链总产值1亿元以上,食用菌产业将成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新增长极,真正实现把小菌包打造成大产业。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卢伟山 王夏菁 孙鹏东
6.阔步2025·“县”在行动⑥丨定西渭源:小菌包孕育出的大产业
7.阔步2025·“县”在行动⑦丨正宁电厂:绿色高效煤电新典范
9.阔步2025·“县”在行动⑨丨庆阳宁县:一颗幸福果的乡村振兴密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