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羊城派4小时前
近日,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上演了令人咋舌的一幕。一对母子因未能在飞机起飞前40分钟完成值机,错过航班后大闹机场,母亲更是激动地声称耽误了孩子第二天的公务员考试。此视频一经曝光,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公务员考试确实是改变人生轨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契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它可以成为打破规则、扰乱公共秩序的“免责金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民航规定值机截止时间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保障航空安全与运行效率的综合考量。一架航班的顺利起降,背后关联着无数复杂的流程和环节,从地勤人员的准备工作,到空管部门的调度指挥,再到后续航班的时间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倘若因为个别旅客的特殊情况就随意通融,航空秩序将陷入混乱,带来重新调度等方面的连锁反应,安全也将难以保障。说到底,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障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
此次事件中,母子二人因自身原因错过值机,本应理性面对、承担后果,他们却选择大闹机场,试图以“考公”为借口获取特殊对待。这般逻辑,何其荒诞!上述行为不仅是不得体的行为输出,更暴露了其规则意识的淡薄,反映出一种可怕的“特权思维”——总觉得自己的事是大事,其他人、其他规则都要为之让步。殊不知,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谁能享有超越规则的特权。
试问连航班值机的规则都无法遵守,又怎能让人相信这位“准公职人员”日后在面对工作中的规章制度、面对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时,能够严守底线、履职尽责?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肩负着维护公共利益、执行公共事务的重任,其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政府形象,更应成为遵守规则的表率。一个连基本规则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即便通过考试“上岸”,也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这种将个人利益凌驾于规则之上的做派,已然与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背道而驰。
这一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在全社会强化规则意识教育刻不容缓。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应当将规则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只有人人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才能井然有序,文明才能不断进步。
“考公热”近年来持续升温,反映出年轻人对稳定职业的追求,但不应让这份热切演变成盲目和偏执。人生的赛道千万条,考公不过是其中一条;一次考试的成败,远不足以定义人生。比“上岸”更重要的,是上岸者所具备的德行修养;比职位本身更珍贵的,是对规则始终如一的坚守。
希望这起事件能成为一个反面教材,让所有人深刻认识到,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破坏规则的借口,特权思维更是在现代社会没有生存土壤。唯有心怀敬畏,方能行稳致远;唯有严守规则,才能托起文明高度。
文|孔德淇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