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7小时前
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丨拉卜楞司法所:法治护航 托起牧民“稳稳的幸福”
“遇到法律难题怎么办?家门口就有‘法律贴心人’!”在海拔三千米的夏河县拉卜楞镇,每当群众捧着法律问题上门,拉卜楞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总会给出答案。
“我在镇上一家宾馆打工,也签订了劳动合同,但老板拖欠工资,我该怎么办?”夏河县拉卜楞镇塔哇社区居民才让吉因宾馆拖欠3个月工资,来到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求助。工作人员听到才让吉的诉求后,向其耐心解读了民法典、合同法相关法律知识,迅速启动维权通道,并联系经营者开展调解。经协商,几天后才让吉顺利收到被拖欠的工资。
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既是解纷止争的“和事佬”,又是普法送法的“宣讲员”,他们不仅三言两语化解街坊邻里的烦心事,更把枯燥的法条变成家常话。
2024年7月,洒哈尔自然村村民到山上举行插箭节民俗活动,车辆经过桑科镇江绕村时碾压到了当地村民的草场引发纠纷。拉卜楞镇调解团队联合派出所民警迅速介入,在尊重民族风俗的基础上,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通过释法说理进行调解。经普法说理,洒哈尔村民承诺绕行草场,江绕村民亦表示谅解,双方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为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拉卜楞司法所整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了公共法律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拉卜楞司法所所长索南当知步向记者介绍道,“这一标准化的公共法律服务站的建成,可以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与此同时,拉卜楞司法所还因地制宜建立了多元化调解机制,联合社区、派出所等力量,有效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等疑难复杂案件。“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全镇 7个村(社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了专职调解员 28名。”索南当知步说,在调解工作中,调解员注重创新方法,运用州、县司法局提出的“十户联防+人民调解”模式,为当事人提供便捷服务。
据了解,近两年来,拉卜楞司法所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不仅如此,拉卜楞司法所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介,制作和传播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内容,提高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传播力。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截至目前,拉卜楞镇已培养“法律明白人”50名,在各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0场次。法治的风正在拉卜楞的草原上轻轻拂过,将法理的种子裹进牧歌的旋律,顺着炊烟飘进每一顶帐篷。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蔡端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