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05-28 02:11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6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阅读的是经典文学名著《远大前程》,作者是英国文坛巨匠查尔斯·狄更斯。这部长篇小说被视为狄更斯晚年技巧纯熟的力作,讲述了19世纪一个名为皮普的孤儿跌宕起伏的人生,百年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透过世界名著,寻找人生的真谛。
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与我们积极互动。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二小姐
十点人物志出品
昨天,我们读到了,皮普在奥立克的陷阱中死里逃生,马格韦契逃亡失败后,皮普伤心地送别了这个用半生守护他的 “恩人”。曾经拼命往上爬的皮普,终于在梦想破碎时懂得:真正的高贵从不是跻身上流社会,而是守住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接下来,等待皮普的,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曾经被他冷落的人,又会怎样对待他?
病榻前的温情
恩人病逝,朋友远去,心爱的人也已嫁为人妇,曾经追求的上流社会生活如泡沫般破碎,只剩皮普孤单一人留在伦敦。
突然之间,皮普就病倒了,在那间冷清的屋子里,他被债务和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
就在这时,乔来了,那个来自故乡铁匠铺的朴实男人,带着毕蒂的叮嘱,毫不犹豫地赶来照顾他。
等他从昏迷中醒来时,是乔在身边照顾他,并为他还了债主们的账单。
乔的到来,就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皮普昏暗的世界。
他细心地照料着皮普,为他准备清凉饮料,写信给毕蒂报平安。
只见乔像从工具箱里挑榔头似的选笔,卷起衣袖仿佛要抡起大锤,笔尖总是伸到左边蘸着空墨水却依然神气,动笔以后,只见凡是朝下的笔画,他每一笔都要划上好半天,我看这一笔大概总有五六尺长;要是朝上的笔画,那简直连墨水四溅的声音都听得见。
看着乔笨拙却认真地写信的样子,皮普这个在病中脆弱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病榻前,皮普和乔打听郝薇香小姐的事,却得知她已经去世。
她将大部分财产留给了艾丝黛拉,还特别提到“念及皮普对这位马修的意见”,给了马修四千镑。
乔用他特有的方式,带着乡音,一件件数说着遗产分配,就连 “四千镑整” 都反复强调,仿佛那笔钱对他自己也意义非凡。
听了他的话,皮普大为高兴,因为他没想到自己曾经做的一件小事,竟然会给别人带来好处,这样一来就越发功德圆满了。
接着,乔又告诉皮普,奥立克因为闯进别人家抢劫,被抓了,现在坐牢着。
就这样聊了一会儿,皮普和乔之间开始无话不谈,皮普仿佛觉得又变成当年的小皮普了。
然而随着病情好转,皮普发现乔渐渐有些不自在。
曾经亲切的“老伙伴、老朋友”称呼,偶尔会变成 “先生”,这让皮普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明白,是自己曾经的虚荣和疏离,让乔担心他病愈后会再次疏远。
但此时的皮普早已褪去浮华,内心渴望回到过去与乔亲密无间的时光。
可命运弄人,当他下定决心要向乔倾诉时,乔却留下一封简短的信,悄悄离开了。
乔的默默付出,让皮普深感愧疚,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回到故乡,向乔和毕蒂忏悔。
故乡的变化
带着对乔和毕蒂的思念,皮普踏上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土地。
六月的阳光依旧明亮,却再照不暖世态炎凉的人情。故乡早已传遍了皮普乐极生悲、从高枝上一落千丈的消息。
蓝野猪饭店的门童斜睨着皮普的旧外套,不让他住在往常住惯的那间屋子里,说是已经住了别人,并把他领到了另外一间紧邻鸽子棚的小屋。
曾经,这里的掌柜会满脸堆笑地将他迎进二楼朝阳的上房,如今却连一声“先生” 都懒得施舍。
次日清晨,皮普绕道郝薇香小姐的宅院,眼前的景象让他喉头一紧。
曾经爬满藤蔓的石墙上贴满刺眼的拍卖招贴,酒坊的砖墙上用石灰水歪歪扭扭标着 “第一号”,正宅门窗紧闭,被粗暴地列为 “第二号废旧建筑材料”。
他推门而入,看见院子里杂草丛生,搬东西的人来来往往,曾经的繁华只剩断壁残垣。
回到饭店用餐时,乔的舅舅潘波趣先生的出现让他胃里一阵翻涌。
这位当年卑躬屈膝的“恩人”,此刻正叉着腰站在餐桌旁,用刻薄的语言讽刺着皮普。
皮普盯着他油腻的笑脸,想起自己发迹时,他那恨不得跪下吻手的模样,此刻的虚伪嘴脸竟比当年的谄媚更令人作呕。
但这些,都比不上他在铁匠铺看到的场景带来的震撼。
乔和戴着头纱的毕蒂,胳膊挽着胳膊,站在曾经的院子里。他们,结成了夫妻。
正当皮普发愣时,毕蒂惊呼一声,并扑进他的怀里,开始大哭。
皮普望着眼前明艳动人的毕蒂,再看着乔那熟悉的笨拙却温暖的笑容,顿时百感交集。
他原以为自己可以向毕蒂告白,然后扶持着走完下半生,却没想到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但看到他们幸福的样子,他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在厨房的那张松板桌前,皮普仿佛回到了童年,听着乔和毕蒂讲述这些年的生活,内心充满了宁静。
他向乔和毕蒂坦白了自己的处境,表达了深深的愧疚和感激,并告诉他们自己打算去投奔赫伯尔特,重新开始。
没多久,皮普就离开了英国,到赫伯尔特的公司当上了办事员。多年后,他在公司入了股,走上了第三把交椅,过上了踏实而平静的生活。
荒草中的重逢
十一年后,当皮普再次回到故乡。
大概在天黑后一两个钟头,皮普的手又轻轻按在老家厨房的门闩鼻上了,探头朝屋里一望,谁都没看见他。
只见,乔依旧坐在火炉旁的旧木椅上,烟斗明灭间映出花开的头发,他腿边的小木凳上,坐着一个专注凝视炉火的男孩,那是乔和毕蒂的孩子,他们给他取名 “小皮普”,长得和皮普小时候一模一样。
那是乔与毕蒂为纪念他而取名“小皮普”的孩子,和皮普小时候长得很像。
皮普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感动。
次日吃完晚饭,毕蒂怀里抱着熟睡的小女儿,和皮普聊起天来。
皮普说,希望毕蒂把小皮普过继给他,就算不能过继,至少也得让他给带带。
毕蒂温和地拒绝了,劝皮普要结婚,请问他是否还牵挂着艾丝黛拉?
皮普认真地说,凡是在自己生活中占据过主要地位的事物,他什么也忘不了;即使不是占据主要地位,只要在自己生活中有过一席之地的,他也不大会忘记。至于那场梦,他也醒过来了。
尽管皮普嘴上这样说,到了夜里,他还是去了曾经的那个宅院,以寄对艾丝黛拉的怀念。
时值隆冬,暮色中的荒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霭,曾经繁华的庄屋早已不复存在,只剩断壁残垣与爬满藤蔓的围墙,在寒风中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忽然,皮普顺着花园里那条荒芜的小径抬眼望去,有个孤零零的人影缓缓走来,竟然是艾丝黛拉。
原来,艾丝黛拉结婚后,受尽了丈夫蛛穆尔的虐待,过得极其不好。后来蛛穆尔意外去世,她才得以解脱。
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和岁月的打磨后,艾丝黛拉已不再是那个傲慢冷漠的女孩,她曾经明艳的容颜添了几分沧桑,却也多了从前未见的柔和。
他们坐在废墟的长凳上,回忆起过去的种种,那些曾经的误解、伤害,在时光的冲刷下,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艾丝黛拉讲述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婚姻的不幸、生活的挫折,让她终于明白了皮普当初的感受。而皮普也坦言,自己从未忘记过她,但那些曾经的痴迷,早已转化为对彼此命运的心疼和理解。
最后,他们握手言和,约定无论未来如何,友情永远不变。
离开废墟时,夜雾渐渐消散,月华皎洁,仿佛预示着他们的人生,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终于迎来了宁静与平和,而他们也不会再分开。
结语
读完《远大前程》这部小说,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远大前程”?
是跻身上流社会,过上奢华的生活,还是守住内心的真诚与善良,在平凡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皮普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路上,我们可能会被欲望蒙蔽双眼,会为了所谓的”梦想“而迷失自我。
但当繁华落尽,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还有内心的良知,才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正如狄更斯说:”每一个不曾被虚荣裹挟的灵魂,都能在皮普的故事里看见救赎的微光。”
人生在世,难免有欲望,过则为灾。
保持内心的清醒,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修炼出最好的自己。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插图源于迈克·内威尔执导的电影《远大前程》。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好书
点亮
品读文学经典
↓↓↓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