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06-21 11:29 32.05万热推
当晨光掠过卦台山的轮廓,天水伏羲广场早已汇聚起人潮。2025年公祭伏羲大典在六月的阳光中拉开帷幕,这场盛大隆重的文化仪式,诠释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韧性与活力。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在考察天水伏羲庙时指出,伏羲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伏羲开创了中华文明先河,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伏羲始祖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源头。其蕴含着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团结精神,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追新逐奇、不断开拓的创业精神,道启鸿蒙、开天辟地的创新精神,团结统一、民族认同、民族融合的思想和理念是联系全球中华儿女的重要文化基因。
天水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3年开始,公祭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2014年以来,每年与台湾同时举办海峡两岸公祭伏羲典礼,至今已连续举办11届。2024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公祭伏羲大典成为甘肃省唯一保留的部省联合主办节庆活动,现已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重要平台、甘肃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近年来,甘肃为做好伏羲文化保护传承,举措频出:伏羲始祖文化传承创新区纳入《甘肃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渭河文化廊道”建设;全面完成伏羲庙古建筑修缮和卦台山伏羲庙改造提升工程,启动伏羲庙内明清碑刻数字化采集,建成数字展示厅;启动《中华伏羲文库》编纂工作,推出大型纪录片《寻根伏羲》;深挖伏羲文化资源禀赋,延长文旅产业链条……凡此种种,持续深挖伏羲文化内涵,不断擦亮伏羲文化首位品牌。
一年一度在天水举行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不仅是仪式的复现,对进一步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既连接着中华文明的古老基因,也指向现代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解答“何以中国”这一时代命题的文化密码。
文丨奔流新闻评论员 武永明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
武永明
奔流新闻记者 文教新闻
秋子
2025-06-22
👍
张原诚
2025-06-21
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