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0小时前
近日,上海动物园因为一起“奶瓶喂奶”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6月14日,茅先生夫妇带着10个月大的婴儿去上海动物园游玩。临近中午,孩子饿了,可园内唯一的母婴室在大门外,步行过去需要15分钟。于是,他们来到有空调的科学教育馆角落,想用奶瓶给孩子喂奶。没想到,工作人员以“禁止饮食”为由驱赶他们,双方还发生了言语冲突。
回家后,茅先生打电话向上海动物园投诉,要求言语不当的工作人员道歉。一开始,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需要了解情况,两个星期之后才能给答复。6月24日,茅先生接到上海动物园的电话,对方称工作人员依规履职,无需道歉,还坚称大门外有母婴室,游客应该到母婴室喂婴儿。
然而,这一回应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直到6月30日晚,上海动物园才发布通告致歉。通告称,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劝阻过程处理不当,园方对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到位,对茅先生的投诉处理不够有效,给茅先生及其家人造成了伤害。目前,园方已与茅先生积极沟通并得到了他的谅解。
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反映出了不少问题,我们来深度剖析一下。
母婴室设置合理与否
把母婴室设置在远离展区的大门外,这显然不太合理。带着小婴儿出门本就不易,在高温天气下,让家长抱着哭闹的婴儿走15分钟去母婴室喂奶,既不人道也不现实。这说明在公共服务设施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母婴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就像老话说的“细节之处见真章”,这么大的一个动物园,在母婴室设置上却如此欠缺考量,实在不应该。
奶瓶喂奶和喝瓶装水的区别界定
这是此次事件的争议核心。园方以“禁止饮食”为由制止婴儿喝奶,却不制止游客喝水,这是不是有点双标呢?从规定本身看,禁止饮食确实包括吃喝。但婴儿哺乳是刚需,和普通饮食有着本质区别。婴儿不会像大人一样能控制自己的饮食时间和需求,饿了就需要马上喂奶。而喝水对于成年人来说,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急迫。而且,现场有人喝水工作人员不制止,却制止婴儿喝奶,这难免让游客觉得不公平,也难怪会引发矛盾。
园方处理方式的恰当性
事发后,园方一开始坚称“工作人员依规办事,无需道歉”,这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算工作人员有规定要执行,但执行方式太简单粗暴了。如果当时工作人员能主动引导茅先生一家去合适的区域,比如临时开放办公区供小孩喝奶,或安排电瓶车送他们去母婴室,矛盾肯定不会激化。这也反映出园方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和灵活性,只知道机械地执行规定,而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和游客的感受。
再来看看网友们的评论。有网友觉得:“动物园这样做太过不近人情,孩子饿了是大事,怎么能这么对待游客呢?”也有网友说:“工作人员也是按规定办事,可能就是方式方法不对。”还有网友调侃:“是不是以后去动物园都得先把孩子喂饱了再进去,不然都没法玩了。”
上海动物园这次的事件给其他公共场所也提了个醒。制定规则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但不能让规则变成冰冷的条文,而应该在执行过程中体现出人性的温度。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把游客、市民的需求放在心上,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才能真正赢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希望上海动物园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真的把提升服务落到实处,别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