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壹点客户端6小时前
【冷笑话】“舒布启观场”二十年记
舒布启/四川南充
2007年夏,《城市购物导报》创刊。郭磊邀我开专栏:"就叫《舒布启观点》如何?"
我摆手:"观点太沉,不如《舒布启观场》——观众进场,爱看不看,看完就走,概不负责。"
萧红涛先生撰开栏语笑道:"妙啊!既像看戏,又像赶集,更像围观车祸现场——横竖都是看热闹,还不怕被溅一身血。"
专栏办了33期。《城市购物导报》更名《华西城市读本》。实习生问我:"舒老师,我们到底在观什么场子?"
答:"菜市场观讨价还价,足球场观输赢无常,火葬场观生死平常——横竖都是别人的场子,我们只管拍案击掌。"
最后一期写:"33场观下来,发现最该观的是自己的立场——可惜观着观着,连立场都观成了站票。"
停刊日,郭磊问感受。
我说:"像散场后的电影院,灯一亮,满地都是别人嗑的瓜子壳——打扫的阿姨说,这届观众素质真差。"
(后来听说有菜贩拿我专栏垫秤,说比其他版面压秤准——因为废话密度大。)
十八年后,在齐鲁壹点开设"舒布启观场"壹点号。中国报业协会老领导发来微信:"老舒,要不要联系齐鲁壹点,去他们报社搞个巡回演出?"
回:"人生这场戏,换个舞台接着演哑剧——反正说什么都没人听。"
翻出萧先生泛黄的开栏语,想起他说:"你这'观场'二字,像给时代把脉。"
如今把脉人已去,时代却得了失心疯——还开了直播。
以前我的那个实习生现在已经是自媒体协会的秘书长了,他电话问我:"老师,壹点号是外地媒体,你咋啦,这次又观什么场?"
答:"直播间里抢特价菜的,元宇宙里踢世界杯的,扫二维码云祭扫的——横竖都是虚拟场,连瓜子壳都是数字的。"
秘书长:"你不怕编辑忧心话题太沉重?"
笑答:"这次我自备扫帚,不劳保洁阿姨——反正也扫不干净。"
当年贴专栏的老张改行直播带货,留言说:"舒老师,现在我把您壹点号收藏置顶,比价目表流量高——毕竟现在买菜都用手机了。"
夜半,翻开萧红涛散文诗集《放牧的云》,扉页照片已然泛黄。对着他的笑容,我轻声说:"萧老师,您是老报人,这场子就交给我这个半路出家搞网络新闻和舆情的,我得观到谢幕为止——虽然观众早就走光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