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5小时前
州、县相关单位和镇村干部群众全力抢修受损管网,全镇21个村(社区)恢复通水,群众生活用水有保障!
7月3日,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受此次持续大暴雨影响最严重的都江镇,经过8天的抢险救援,村民们的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
从都江镇进入怎雷村小脑片区的蜿蜒山路(潘希来 摄)
“这个绳子要绑紧,走山路好过。”接过村民找来的麻绳,该县水务局技术员王仁贵,仔细将横在水管中间的竹竿绑好。
这两天他们需要将总长度2000米、口径分别为50和32的PE塑料管,搬运至4公里外的水源点及其他位置。
怎雷村小脑片区是此次受影响的村之一,6月24日的暴雨导致该片区多地段塌方,4000米的供水主管及部分支管受损。299户1605名村民只能暂时改用山上的小水源作为生活用水。
都江镇(潘希来 摄)
“我们工作人员分到各个村去了,人手不够,明天召集村民一起帮忙,尽快把这些管子搬到点上。”担心村民水不够用,该县水务局局长袁海霞上午就赶到村里。拉上村干部就去看水池,入户看村民用水情况。
7月1日晚上6点多进村道路抢通,2日该县水务局抢修队就把维修水管拉进村。袁海霞介绍,我们目的很明确,就是抓紧恢复镇村供水。
三都自治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查看怎雷村村民用水情况
都江镇深藏于大山深处,都柳江紧贴着山脚流淌。21日至24的持续大暴雨,导致该镇多地大面积塌方,道路被堵,通讯中断,断水断电,都江镇成了一座孤岛。
6月25日,进入都江镇的321国道成功抢通。当天下午3点,黔南州水务局副局长莫兴海就带着州县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赶来镇上对镇区供水工程进行排查。
“16公里的输水管网受损,集镇5000人生活用水受影响。”听到镇上的汇报,莫兴海当即率队了解具体受损情况。
都江镇都江水厂输水管道有11处出现断裂损毁、2处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因河道两岸山体多处坍塌,取水口处淤积堵塞严重,坝下输水管道多处被冲毁,部分管道被泥沙掩埋且河道水位较高,无法下水探查受损情况。恢复原输水管道难度较大,工期在2个月左右……
摸清现场情况,26日晚上7点,莫兴海就将该县水务局、供排水公司、镇政府工作人员聚在该镇政府院坝上,开了一场“院坝会”。
敲定方案——在最近的排场河老桥处新建1处应急提水工程作为当前都江水厂的补水水源,先解决集镇居民用水问题。
小脑片区村民在搬运管网(潘希来 摄)
方案一定,黔南州水利设计院的技术人员27日就赶来支持,经过泵房选址和管线踏勘。一台每小时抽水80吨的泵站快速在排长河边完建运转,将排长河水通过275米扬程提水至都江水厂,临时性解决集镇供水问题。7月1日,都江镇集镇恢复供水。
三合街道1处集镇供水工程受损,该工程于6月26日完成抢修并恢复通水;
九阡镇1处集镇供水工程受损,该工程于6月26日完成抢修并恢复通水;
大河镇2处集镇供水工程受损,2处工程均于6月26日完成抢修并恢复通水
……
继6月26日凌晨零时三都县城城区恢复供水供水以来,该县受损管网正逐步抢修完毕。
下午3点多,太阳晒得晃人眼睛。怎雷村小脑片区的水管搬运还在继续。大家三人一组,轮换着休息。
“别看我们年纪大,我们干活凶得很!”得知县水务局来帮村里修复受损管网,63岁的村民平立生把柴刀往腰上一别,就赶来帮忙。一个个寨子里大家正干劲十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莉君
通讯员 潘希来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