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5小时前
2019年夏天,我开始送外卖。最初得知消息的孩子们,尤其是已出嫁大女儿,一得到消息,就立刻打来电话,声泪俱下,阻止我。她说她已经成家立业,如果她父亲还像年轻人一样在送外卖的路上,她会感觉特别挫败。在她的带动下,二女儿和儿子也形成了统一的想法,极力阻止我出去送外卖。每天我出去工作前,首先要解决出发前的几个问题。孩子们通常会藏起我的车钥匙、头盔,外卖装等等。每天我都得像捉迷藏一样去找这些东西。后来我不得不另外配了两把车钥匙,分别放在不同地方。
最初我也是先带上外卖装备,离开他们的视线范围后才换上。晚上下班后也会早早地换回便装再回家,以此缓解服装给孩子们带来的冲击。孩子们的孝心,我懂。说实话,送外卖是我这大半辈子以来干过的最轻松的一份工作。在此之前,我曾经做过力工,在铁路上卸铁,把50斤重的一块块铁举到一米五的高度,才能从火车车厢里推出来;做送水工的时候,每天扛着18L的桶装水上上下下爬楼;即便在卖水果的那两年,每天踩着脚踏三轮车,载着500斤水果走街串巷,也不轻松。江南的桥多,很多桥都有长长的坡度,每次爬完一座桥,心脏就剧烈跳动。只是那时候孩子们还小,对生活的体悟不多,还没有独立自主的思想。
所以这一次,他们前所未有的反对,一方面让我感到欣慰,孩子们长大了,懂得体贴父亲;另一方面,我需要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每次出去送外卖,我都会拍些沿途的风景发到我们的家庭群。女儿出嫁后建了这个家庭群,只有我们一家5口人,我爱人和3个孩子。女儿结婚后,我曾把女婿拉进群,不到半天就被作为群主的大女儿踢了出去,大女儿说要保持家庭群的“血统”,女儿的心思我懂,出嫁的孩子对娘家的这份感情,我更懂。所以每次我把风景发到群里,再配上自己笑着的画面,显得格外轻松开心,告诉孩子们送外卖就像一次次短程旅行。我还拍了健身房里大汗淋漓的人,告诉孩子们,别人锻炼花钱,而我锻炼还能赚钱。就这样,一点一点消除了孩子们的负罪感,让孩子慢慢理解并接受了我这份工作。我所说的比喻并非没有道理。时至今日,我仍在送外卖,我在想,若干年后,当我进一步年老体衰,没能力奔跑,没办法在半小时内完成6个6楼的订单时,我会特别怀念这段送外卖的日子。
送外卖期间,我还会利用那些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特意训练自己的爬楼速度。正常来说,老旧小区一层楼有一个转折,带着转折的两层楼梯,我通常7个跨步就能完成。25秒抵达6楼。过日子就得有一种乐观的心态,生活才会更有意思。前不久,江苏卫视《子夜外卖》栏目拍了我抱一箱水徒步爬上6楼的画面,他们跟着我完成订单,摄像老师盯着我的脸,突然问我:“你怎么没喘呢?”导演说:“我们想要一个体现你辛苦、气喘吁吁的镜头。”我跟他说:“如果一个外卖员,爬1个6楼就汗流浃背,那他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外卖员。”
前不久参加一个活动,交流中一位长者说,送外卖是城市的兜底工作,我深以为然。只要肯出力、不怕吃苦,外卖就能让任何一个想在城市里立足的人站稳脚跟。我甚至想到了骆驼祥子,只是时代不同罢了。那时候一群汉子拉着黄包车奔跑在大街小巷,相比之下,时代在进步,我们轻松了很多。后来我在一首诗里写道“生活之重,从不重于生命本身。“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