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云客户端4小时前
记者从北海市图书馆获悉,近日,市图书馆古籍抢救性修复和数字化项目正式开始实施。这是北海市首次启动古籍修复工作,对北海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海道圖說》清刻本原件。北海市图书馆供图
据了解,北海市图书馆古籍抢救性修复和数字化项目总投资30万元,项目内容包括古籍修复、智慧古籍数字化加工服务及搭建智慧古籍管理与知识服务平台。此次古籍修复自近日开始,持续至今年10月中旬完成。
按项目计划,此次抢救性修复的古籍均源自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有《平定粵匪紀略》《海道圖說》等,修复古籍数量约2500筒子页,数字化古籍约3.7万筒子页,需要抢救性修复古籍后再进行数字化编排。目前古籍修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据北海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古籍修复需具备严格的环境控制,而北海市图书馆不具备相应条件,因此此次古籍修复迁至该项目供应商所在地浙江杭州开展,通过专业机构在专业的场所利用规模化团队分工协作,提升古籍修复效率、完成古籍修复工作。
“作为北海首次开展的古籍修复工作,它是赋予古籍新生、抢救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北海地方文脉的一项重要举措。”北海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古籍完成修复后,该馆将为广大市民展出修复后的古籍原件,通过修复前后对比直观展现古籍“重生”历程,增强古籍保护意识。同时对修复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搭建智慧古籍管理与知识服务平台,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共享,满足市民对古籍的一站式查询、阅读与研究。
相关科普:
筒子页是我国传统线装书特有的装订方式,通过单面印刷的纸张对折后装订成筒状结构,广泛应用于古籍、家谱等文献中,具有增强耐用性和便于阅读的特点。通俗来说,筒子页是古籍书页的计算单位,一筒子页包含多个半页,现在的古籍是两个半页形成一筒,就是一筒子页。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