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客户端6小时前
一块普通的磷矿石,竟能施展“点石成金”的绿色魔法。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唯一掌握磷矿共伴生氟资源制取无水氟化氢技术并产业化的磷化工企业,依托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一全行业唯一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进一步推出六氟磷酸锂等高端产品,并建成了全省首条万吨级生产线,为锂电池电解液生产提供了关键原料。
瓮福蓝天公司。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拉高市场对六氟磷酸锂的总需求。以无水氟化氢为主要原料的六氟磷酸锂,占新能源电池电解液总成本的 40%。
可以说,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就装载着 “贵州磷”。
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的瓮福蓝天公司,无疑是高端无水氟化氢生产行业的佼佼者。磷与氟如同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而氟硅酸作为磷矿制磷酸的副产物,曾是困扰行业的难题。早在 2008 年,瓮福蓝天便开启了一场 “变废为宝” 的攻坚之路。
瓮福蓝天公司总工程师张楠。
“我们前后经过了几年调试,直到 2010 年才实现年产 2 万吨产业化生产,今年预计实现 19.6 万吨的年产量。” 瓮福蓝天公司总工程师张楠介绍道。
数字产能变化背后印证着技术迭代的艰辛历程。如今,磷矿共伴生氟资源制取无水氟化氢技术并产业化技术已经更新到第七代,瓮福蓝天也跃升为全国无水氟化氢流通量最大的企业。
瓮福厂区。
“氟在生活中、高端产业中应用很广,从牙膏、空调到芯片再到航空航天都有所运用,此前都是从不可再生的萤石中提取。” 张楠说,磷矿共伴生氟资源制取无水氟化氢技术不仅减少了氟污染,还提高伴生氟资源附加值、利用率,实现了“富矿精开”。
这一技术将含量仅 3% 的氟从磷矿石中提取并加工成无水氟化氢,至今仍被视为业界顶尖技术。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是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过程。
瓮福蓝天公司氟硅研究中心主任骆吉林
“实验室成功了,还要经过小试、中试才到产业化,这个过程中要考虑企业生产效益、生产线材料等实际问题。” 瓮福蓝天公司氟硅研究中心主任骆吉林介绍,2008 年引进国外技术后,由于装备中的一种特殊材料在贵州没有,当时大家只能连夜跟车去上海维修,再连夜赶回来。“我们有了成熟的产业体系以后,周边已经有了这些配套企业,现在研发比当初条件好了很多。”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越来越多企业为这一技术聚集到贵州磷化集团。磷矿伴生氟的总量占地壳中总氟的 90% 左右,硅是地壳中除了氧之外含量最多的元素,骆吉林认为把它们研究透、利用好,是每一个研究员的责任。
井下开采。图源:贵州磷化集团
“我们现在也在努力提升氟收率,扩大产能,延长产业链。” 张楠介绍,攻克了氟以后,瓮福蓝天又继续攻克氟硅酸中的 “硅” 元素。
近年来,瓮福蓝天创新地将无水氟化氢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含氟二氧化硅转化为高品质的新型化工材料白炭黑和二氧化硅防锈颜料添加剂,这一技术突破开辟了磷矿共伴生硅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新路径,标志着全球首套相关工业示范装置已投产并达标。
瓮福厂区。
依托持续创新,贵州磷化集团让磷矿石有了更多可能:2024 年,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的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3 万吨无水氟化氢、2 万吨光伏级氢氟酸、1 万吨六氟磷酸锂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瓮安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项目所属 6.6 万吨黄磷、5 万吨五氯化磷、15 万吨双氧水和 10 万吨三氯化磷等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只见“贵州磷” 正不断刷新占比,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统筹/策划 刘丹 覃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周梓颜
视频 李明栩
设计 陈豪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