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在旅途中,穿上当地的传统服饰,用镜头捕捉与当地文化融为一体的瞬间,现在成了许多人旅行时的“必选”。也因此,不少热门景区衍生了许多提供拍摄服务的旅拍店。但随着摄影服务需求的激增,消费纠纷也随之而来。
7月1日,网友李先生便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维权糟心事,“1月中旬,我和家人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时,在星光夜市花199元购买了景洪风逸美拍工作室提供的拍摄服务。商家承诺‘小孩妆造免费’‘照片精修全修’,但实际上他们临时加收了小孩的30元化妆费,拿到的照片也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商家返给李先生家的旅拍图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因觉得自己遭到欺骗,李先生在事后曾相继致电当地的文旅局与市监局进行投诉,但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对此,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告庄分局工作人员回应红星新闻称,涉事旅拍店已“人去楼空”,工作人员多次联系店家,微信、电话均无人回应,“这家店我们还在跟进当中,但是消费投诉我们是做调节的,跟进还需要看具体情况。目前已暂扣他们的营业执照。”
男子称旅游时购买旅拍服务
遇“免费妆造”“精修全修”消费陷阱
“1月15日晚上,我们一家三口逛星光夜市的时候,看到那边有很多旅拍店,然后就有一家出来招揽生意,跟我妻子说小孩妆造不要钱。”据李先生回忆,当时想拍照的人只有妻子,孩子并不想拍摄,但经不住店家推销,几番交流下来便决定妻子和儿子都拍,“当时说好的是一共199元,6张返图的摄影服务。店家也承诺‘小孩妆造免费’‘照片精修全修’。”
李先生说,1月16日拍摄当天他并未前去,而是妻子带着孩子去拍,“妻子说,孩子完成妆造后店家却突然索要孩子的费用30元,意思是衣服免费,但化妆要收费。妻子想着他们化了这么久,就给了钱。”随后,母子俩便跟随摄影师在星光夜市进行了约30分钟的拍摄,“流程进展较快。”
▲李先生妻子当时的支付截图 受访者供图
虽然临时收了小孩的额外费用,李先生一家也并未在意,但等其收到照片返图时,他们一家人却十分生气。“事后我们多次催促店家返图,但他们给的照片却与当初承诺的严重不符。”李先生说,拍之前店家承诺过会虚化背景,且画面干净,但拍后的图却并不是这样,“收到照片是1月31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精修照片,但其中多张照片背景杂乱,几乎没有修图处理过。”
由于当时李先生一家已经结束旅行返家,便通过微信向店家询问为何没有按照“精修”承诺处理背景,“但店家却说‘只能修成这样’,然后协商过程也一拖再拖,之后便失去联系,直到他们把我拉黑。”
无奈之下,李先生通过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举报电话对涉事旅拍店提出投诉。据李先生表示,3月6日,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告庄分局工作人员曾致电回复,表示已就此事与商家沟通,要求其根据消费者意见重新修图处理,并将通过添加微信的方式与李先生进一步对接。
据李先生提供的聊天截图显示,3月6日曾有一名自称是旅拍店的用户加上李先生微信询问其诉求。但当李先生提出具体的修图意见后便失联,未再作回复。
涉事店铺“歇业关闭”
当地市监局称暂扣其营业执照
7月2日,李先生告诉记者,6月24日,他再次接到当地市监局的反馈,称涉事旅拍店老板已“跑路”,目前监管部门无法与其取得有效联系,仅能暂扣其营业执照以阻止其申请注销。随后,记者根据该信息致电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告庄分局。一工作人员表示,涉事旅拍店“老板都跑了,我们还在联系。”
“老板四五月还在处理,六月很多人打电话过来说无返图。”该工作人员称,他们也多次尝试联系店家,但微信、电话均无人回应,上门时才发现门店锁着,店内搬空,“这家店我们还在跟进当中,但是消费投诉我们是做调节的,跟进还需要看具体情况。”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只能暂扣对方的营业执照,“如果他要注销营业执照,我们这边就要重启这些投诉。但他如果去别的地方(另外注册),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只能管这边的。这是没有办法直接追到他个人身上的,我们只能对他的营业执照有权限监管,先扣着,先不给他们注销,将它列入经营异常。”
另外,关于李先生质疑其处理周期过长等问题,该工作人员回复说:“目前尚未超过规定期限。我们这边投诉举报进来,系统上会有受理时间,以及反馈办结等时间。一般是七个工作日内先受理,受理以后办结的话会有60天的办理期限。比较特殊或者复杂的会延长。”
天眼查显示,景洪风逸美拍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6月21日,目前登记状态为“存续”,其注册类型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包括摄影扩印服务、视频制作服务、服装出租、化妆品销售等,登记机关则为景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在大众点评上,“风逸美拍工作室”有3条差评
同时,通过查询其他电商平台,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在大众点评上,李先生所说的店铺名为“风逸美拍工作室”,目前显示“歇业关闭”。但此前曾有3名消费者在上面留言,其中,IP显示在北京的用户称,该店给的样板图(与实际)天差地别,拍出来的根本没法看……花199元,拍5张烂片。另有IP显示在上海的用户称,该店“付完就不管了,精修照片也是千催万催,精修照片完全跟沟通的不一致,电话微信不回复。”
7月4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根据大众点评上预留的商家电话联系上一男子。在记者表示自己曾在该店拍照,但店家未修好图且一直没处理好时,对方称他之前将店转了出去,是另外的人在用他的营业执照,“(现在)店关了,(我)联系不上(他们)。我找他了;8月份给你修好;他现在不干了。”
律师称商家行为或涉嫌违法
应警惕其“换壳重生”
因涉事店铺“老板”疑似跑路,李先生陷入维权僵局,“实际的商家跑了联系不上,所以无法赔偿,管理部门说只能吊销营业执照,但这对我个人的损失于事无补。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针对李先生所遭遇的消费纠纷,7月2日,红星新闻特意咨询了两名专业律师。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告诉记者,从职能划分看,文旅部门对旅游市场秩序负有监管职责,尤其是针对景区内或面向游客提供服务的旅拍商家,有责任监督其经营行为是否符合旅游行业规范,并处理涉及旅游服务质量、合同履行等方面的投诉举报,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应负责查验旅拍店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若发现违法行为,应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敏涛则指出,李先生遇到的情况中,商家收钱后失联、返图质量严重缩水,或构成虚假宣传、合同违约,情节严重者甚至涉嫌诈骗,“消费者仍可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提起民事诉讼、联合其他受害者集体维权、申请将其列入信用‘黑名单’以及媒体曝光等多种方式依法维权。即便商家失联,法院仍可公告送达并缺席判决,后续可申请强制执行。”
谭敏涛提醒,部分不良商家可能注销原公司后重新注册新主体继续经营,以逃避债务,“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注销登记流程的审查。同时,推动建立预付消费监管平台,将商家信用数据纳入到社会信用体系,对失信行为实行联合惩戒。让消费者在消费时,可随时查询商家的工商登记信息,特别是商家频繁变更法人等异常情况,要及时予以公开。”
此外,两位律师均建议,消费者在选择旅拍等服务时应做到“看资质、签合同、保凭证、慎付款”,警惕“超低价”“免费赠送”等诱导性宣传,避免落入过度承诺与隐性消费的陷阱。同时,消费者应注意保存支付记录、聊天截图、合同协议等,以便在维权时作为关键证据。
红星新闻记者 罗梦婕 实习生 郑子翼
编辑 杨珒 责编 邓旆光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