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伊朗军事施压
当地时间7月4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与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在前一日联合进行形势评估后,分别发表声明,称“崛起的雄狮”军事行动取得重要成就,是以色列在防御伊朗威胁方面的历史性转折点。
卡茨表示,此次行动构成一次“战略性胜利”,挫败伊朗对以色列构成的两大核心威胁——核计划和导弹生产能力。卡茨和扎米尔都在声明中称,尽管对伊军事行动已告一段落,以军的整体战役尚未结束。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言人纳伊尼同一天向以色列发出警告,如以色列再次发动袭击,伊朗将不再有任何“红线”。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以色列的表态透露出对伊朗军事施压显著增强,可能将地区局势推向更危险境地。
- 以方认定,在之前的行动中,已对伊朗的防空能力和弹道导弹能力做出了致命打击。因此,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威慑较此前显著增强,而以色列未来在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时,以方也将占有更多的心理和技术上的军事优势。
- 以方有意借当前伊朗军事实力受损的窗口期,进一步压实以对伊的军事优势,不排除以色列后续对伊朗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
- 以色列此时的表态是一种对伊朗的警告,一是要求伊朗在近期谈判中作出妥协和让步;二是对伊朗未来可能采取的恢复军事能力的行动进行震慑。
- 但以色列的做法可能会令伊朗强硬反弹,并且将地区局势推向更为紧张的边缘。
美伊核谈判还有希望吗?
美国总统特朗普3日在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对媒体表示, 如果“有必要”,他愿意会见伊朗代表。
另有消息称,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打算下周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会见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会谈。
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塔赫特-拉万希3日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采访时说,伊朗不打算对美国采取进一步报复行动,但美国“需要保证谈判期间不打击伊朗”。伊朗不会放弃铀浓缩,“伊方对铀浓缩的政策至今没有改变”。

塔斯社报道截图
李子昕分析认为,美国和伊朗的谈判仍存希望,但达成新共识的局限性很大。
- 伊朗没有排除通过政治方式来解决当前冲突的可能性。事实上,从一开始,伊朗就更为倾向通过政治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地区危机以及伊朗核问题,伊朗政府也一直希望同西方达成战略稳定,借此缓解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于伊朗的经济制裁。
- 但上个月美以对于伊朗的军事行动打断了这个进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次军事行动更多是“以打促谈”,最后关键还是要落在“谈”字上。
- 然而,尽管双方可能会面,但达成新的共识的可能性并不乐观,这主要由于美伊双方目前就核问题的立场差距十分巨大。美国全面采纳以色列的立场和态度,要求伊朗全面停止铀浓缩活动,但伊朗认为铀浓缩是伊朗的合法权利不可被剥夺。
- 双方必须要找到可以各自实现政策自洽的新的切入点,才能让谈判顺利进行下去。当下即便美伊见面,可能只是政治上的彼此宣誓,实际会谈的效果并不乐观。
以总理下周再访美
美国官员日前告诉媒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拟于7日访问美国。这将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内塔尼亚胡第三次访美。
匿名美方官员披露,加沙停火与人质释放问题、伊朗局势,以及以色列与叙利亚推进关系正常化,将成为两国领导人会谈的主要议题。

路透社报道截图
李子昕进一步分析指出,如果美国不能约束以色列,很可能再次被卷入冲突。
- 以色列对于任何同伊朗展开政治谈判的动议都是持反对态度的。在以色列看来,与伊朗达成任何协议都不可靠,都会给伊朗更多的战略回旋空间。
- 内塔尼亚胡总理下周将访问美国,这与美国和伊朗潜在的再一次政治对话同期进行。对内塔尼亚胡来说,此次行程中对美国进行施压,要求美方维持对伊朗的强硬立场和表态。也正因此,美国此次同伊朗进行的对话不太可能有更为积极的结果,各方都还在重新校准谈判立场的阶段。
- 以色列近期可能还会加大对伊朗的牵制力度,甚至不排除再次以武力相威胁。对美国来说,可能也需要进一步来约束以色列的相关行动,否则可能会被以色列强行绑在中东战车上,被以色列的政策反噬。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展开剩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