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客户端4小时前
新天水讯【特约通讯员 伏璐芳】“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小暑节气,标志着盛夏正式拉开帷幕。此时节,温风如热浪扑面而来,全国多地气温持续攀升,正式开启“上蒸下煮”模式。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大地再无凉风,风中尽是热浪;二候蟋蟀居宇,因天气炎热,蟋蟀纷纷离开田野,躲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三候鹰始鸷,老鹰开始在高空中飞翔,借助凉爽的气流捕猎。
小暑时节,民间有诸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在南方,“食新”之俗颇为盛行。人们将新收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香喷喷的米饭,先祭祖先,再全家品尝,以此表达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期盼未来丰收。“晒伏”则是小暑另一重要习俗,趁着烈日,家家户户把衣物、书籍等拿出来晾晒,祛潮防霉,留存岁月的痕迹。在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喝暑羊”的习惯,炎炎夏日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既能补充体力,又能驱散体内湿气 。
小暑前后正值秋收作物生长黄金期。在秦安,漫山遍野的蜜桃迎来了最甜蜜的成熟季。饱满圆润、白里透红的蜜桃挂满枝头,在浓密的绿叶间散发出诱人桃香,宣告着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秦安蜜桃”盛宴正式拉开帷幕。全县31万亩冬小麦也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各镇抢抓农时,组织机械、人力迅速开展麦收工作,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种植户的脸上。
随着小暑的到来,全国多地进入一年之中的高温高湿阶段。在饮食方面,中医提倡酸甘化阴的饮食原则,可将乌梅、山楂、甘草等食材煮成酸梅汤,加入适量冰糖调味,既能生津止渴,又能滋养阴液;也可将薏米、绿豆、赤小豆一同煮汤食用,起到健脾祛湿的作用。此外,还可多选用荷叶、冬瓜、苦瓜、黄鳝、杨梅、西瓜等清热祛暑的食材。
小暑,是烈日蝉鸣的盛夏宣言,也是万物蓬勃生长的见证。在延续千年的节气智慧中,人们顺应天时,调整身心,以从容之姿拥抱热情似火的盛夏光阴。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