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5小时前
在河西走廊的苍茫戈壁间,有一座年轻的城市,以“镍都”之名崛起,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如今又绘就着经济产业与文旅发展交融互动的时代新篇,她就是甘肃省金昌市。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有“河西咽喉、丝路孔道”之称,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7月2日-4日,由奔流城市计划“城市青春体验官”和“海外传播官”组成的探访团踏上了这片热土,领略了产业升级和文旅发展相互激荡下的独特魅力。
科技赋能,智慧养羊开启新篇章
7月的金昌,万物并秀,生机勃发。走进元生奶绵羊基地,仿佛踏入了一个高科技的牧场。蓝天白云下,壮硕的绵羊在茂盛的青草地上悠然吃草,耳朵上的电子耳标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绵羊的“智能身份证”,能实现自动分群、自动称重、羊只保定及孕检等智能化管理。工作人员坐在监控室里,就能对羊群的吃喝拉撒、健康状况了如指掌。
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金昌市的现代化农牧企业。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致力于在奶绵羊养殖与绵羊奶产品开发,是推动当地农牧业产业升级的领军力量。
“我们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智能化奶绵羊挤奶设备,可对挤奶流程及标准、挤奶环境、乳蛋白、乳脂率、产奶量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并配备先进的急冷装置,可以将38℃原奶瞬间降温到4℃以下,最大程度降低了细菌繁衍速度,保证了原奶的安全性与新鲜度。”在挤奶大厅参观区域,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部门负责人张建明向探访团介绍。
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金生说,公司从成立起,就一直以上中下游的中央集合生态牧场的方向进行发展,培育出了国内第一个奶绵羊品种。养殖过程全部采用智能化管理,将每一个数据纳入管理系统,积累生物基因库,通过与基因芯片的对比,加速奶绵羊的育种速度。
张金生还介绍,在产业布局上,公司构建了“绿色种植、饲草加工、生态养殖、乳品加工、肥料生产、沼气生产、尾菜处理”为一体的工农业复合循环经济全产业链。万亩绿色种植基地为奶绵羊提供优质饲草;10万吨牛羊饲料加工厂依据奶绵羊不同生长阶段,精准提供营养饲料;奶绵羊产生的废弃物通过5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变成有机肥料,用于绿色种植基地;年产300万立方米大型沼气生产供气站,将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15万吨尾菜处理厂把当地蔬菜种植尾菜转化为饲料或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零排放,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社会大循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凭借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等举措, 元生奶绵羊基地为金昌农牧产业转型发展树立了标杆,引领金昌农牧产业朝着现代化、科技化、绿色化方向大步迈进。
产业升级:戈壁滩上的“硬核”突围
1-5月,金昌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1.2%,位居全省14个市州第一;19个工业领域项目建设完成;35家企业与银行进行融资意向签约,金额14.47亿元……这一串亮眼数字,是金昌在产业升级中持续发力的生动写照。
作为中国“镍都”,金昌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也曾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下游产业链集群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为激活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金昌立足资源、区位、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城市全面转型,产业链、价值链也向中高端迈进。
走进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一个个圆柱锂离子电池正在生产线上加紧生产。经过前期工艺流程,在化成车间,组装好的电芯整齐地摆放在化成柜中安静地充电。生产部部长彭清亮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着认真检查,确保每一个出厂的产品都合格优质。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甘肃金宏翔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国际高端的检测测试设备,可以优化新投入生产的钠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改善电极材料的合成与改性、铝箔集流体的表面处理技术以及电解液的配方优化。
“通过这些创新技术,可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进而推动钠离子电池在电动工具、低速电动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彭清亮说。
绿色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将生态理念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是金昌工业发展的目标。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金昌的项目,堪称绿色发展的典范。公司看准金昌的产业资源优势和营商环境,在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综合利用项目,以金川集团产生的镍阳极泥和金昌市内企业产生的含铜含镍固危废为原料,采用湿法浸出及富氧侧吹火法冶炼工艺,回收铜、镍等有价金属。真正做到了对金昌有色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推动了金昌市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进一步发展,也为金昌的产业升级拓展了全新路径。
除此之外,金昌40万吨合成金红石生产线,作为省列重大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每年可“吃掉”150万吨硫酸和120万吨电石渣,将工业“包袱”变废为宝,生产出的产品白度、遮盖力等关键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高端领域,实现了本地产业循环。
经过长期发展,目前,金昌已形成镍铜钴新材料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电池材料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永昌县精细化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及电池材料、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文旅蝶变:工业锈带绽放“诗与远方”
美食城里,烤架上吱吱冒油的羊肉串和饭桌上热气腾腾的羊肉垫卷子,升腾起的是浓浓的人间烟火味;龙首湖公园中,夕阳下的美景和孩子们的嬉闹中,传来的是和谐安宁的人间美好……
在工业迅速成长的背景下,打造旅游城市成为了金昌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实践。近年来,金昌市不断打造旅游景观,围绕航天科普、工矿遗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推出了20多条高品质研学旅游课程和精品旅游线路。
踏入火星1号基地,赤红砂岩与科幻感建筑交织,令人仿佛穿越到了火星表面。这里不仅矗立着“天问一号”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等巨型航天模型,更藏着星际探索体验中心。天宫二号空间站1:1半剖模型清晰展现航天员生活舱,北斗卫星组网装置让航天科技触手可及;步入飞行影院,座椅随画面剧烈晃动,沉浸式感受宇宙遨游;离心机模拟航天员训练的惊险,三维滚环带来失重般的刺激,让人直呼过瘾。
“我是来参加‘AI火星移民计划’的,以小学生的身份和AI专家对话,了解航空航天知识。”从上海来火星1号基地参加研学的陈在宥同学高兴地说。
彼时,轰鸣的机械与飞扬的尘土是金昌的日常,废弃矿区在完成使命后沉寂于戈壁,成为了被时光封存的工业标本。而如今,工业旅游则成为了金昌文旅的新亮点。
“我的国家也有很多矿产和石油,我深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不易。矿山公园如今也成为了人们参观的景点,这里也是城市建设的一角,打开了资源城市治理的新思路。”站在金川露天老矿坑旁,来自委内瑞拉的奔流新闻探访团成员圣地亚哥颇有感触地说。
从金川老矿坑到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再到金川科技馆,工业遗迹的保护性开发和创新传承,不仅传承了城市的工业文化记忆,也为金昌文旅产业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除此之外,超级火星音乐节、未来越野汽摩旅游嘉年华等活动,将潮流文化与地域特色结合,形成了金昌独特的文旅品牌;紫金花城、御山圣容景区等多个特色景区,更让这座城市充满灵动与柔美。
当工业文明注入到文旅发展,文旅产品便被赋予了稀缺性与独特性;当文旅产业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人才与投资的涌入又助力了工业的发展。这种“产文互哺”的模式,让金昌在形成了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的同时,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生动范本。
站在新的起点,金昌正以文旅为笔、产业为墨,在戈壁之上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未来,这座因矿而兴的城市,将继续深化产业与文旅融合,走出一条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沙金萍
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裴强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杜平海
沙金萍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
裴强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