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6小时前
许锋
7月6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金城兰州盛大开幕,来自海内外的客商齐聚黄河之滨,共叙深厚友谊,深化合作交流,推动共赢发展。
31年风雨兼程,兰洽会始终坚守着最朴素的使命——“引进来”。甘肃深居西北内陆,受制于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交通区位等诸多因素,招商引资的难度较大。但一代代陇原人用“接力赛”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仅本届开幕式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就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81个,签约总额高达6500.82亿元,涉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信息、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文化旅游康养等重点产业链。
数字令人振奋,而推动这些好项目尽快落地生根,更能彰显甘肃人民的诚意与智慧。
诚意如何体现?要在“洽”字上做足文章,让诚意浸润每一个合作细节。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洽”字自古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诗经·大雅》“洽此四国”彰显着协和万邦的胸襟,《小雅》“洽比其邻”传递着亲诚惠容的智慧。
今日之兰洽会,正是对这一文化基因的当代诠释。我们敞开陇原的大门,以“洽”为媒:一泓黄河水,冲泡合作之茶;一碗牛肉面,共话发展之道;白塔山上,客商“坐而论道”;兰山之巅,项目“起而行之”。
“洽”字里,又何尝没有流淌古丝绸之路的智慧基因?它是凉州会盟时“茶马互市”的互利共赢,它是河西走廊上“使者相望于道”的往来不绝。凡熙来攘往、富庶兴盛者,莫不以义取利,以利弘义,如此,企业、产业、事业何愁做不大做不强?
从“洽商”到“洽接”,从“洽合”到“洽悦”——客人进了门,就是一家人,全省上下要拧成一股绳——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没有推诿扯皮,只有主动补位。从躬身入局的创业者,到添柴加火的建设者,唯有靠着这样的精气神,才能让引进的项目真正“活起来”进而“强起来”。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唯有以创新为引擎,以实干为基石,甘肃经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作为甘肃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经贸盛会,兰洽会不仅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更成为整个西部地区重要的贸易投资促进平台。它像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西部开发的新格局;它像一座心桥,承载着甘肃与世界的“同频共振”。
31年光阴流转,变的是不断刷新的签约数字,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不变的是陇原儿女“强省富民”的初心,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从“引进来”到“强起来”,这条路甘肃走得坚定而踏实,风雨不改,一往无前。可以相信,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陇原明日更辉煌”必将成为一个又一个“现在进行时”。
来源丨新甘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