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5小时前
有人说,七月的杏子是“晚来甜”,经历了足够的日晒,才把饱满的滋味藏进果肉里。甘肃东乡县唐汪镇素有“桃杏之乡”的美誉,唐汪大接杏以果实硕大、味甜适口而享誉西北,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
每年七月是大接杏丰收大卖之季,更是唐汪镇果农们最幸福的时日。
清晨七点,唐汪镇的杏子交易市场便热闹起来,商户将杏子摆放整齐,不少外地客人的车辆停在道路两旁,成箱购买新摘的杏子,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马巷村村民马小花正将一箱大接杏分装成七小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七月初开始卖杏子,一天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这两天正是销售旺季,顾客买了杏子还能就地发货,特别方便。”另一个摊位前,顾客张先生正打包着购买的杏子,他说:“我买了一百箱,打算送给朋友们。我年年都来这儿买,唐汪的杏子品质好,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了。”
唐汪镇有2800多户村民从事杏树种植,种植面积达一万亩,其中川区集中连片种植6500亩,山区分散种植3500亩。如今,“四月赏花、七月品果”已成为唐汪镇的固定模式,吸引着八方来客。眼下,唐汪川的杏子迎来成熟采摘季,预计今年的产量可达5000吨,产值达5000万元,户均增收1.78万元,沉甸甸的果实成了村民手中实实在在的收益。
唐汪的杏子产业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市场销售和休闲采摘,杏产品深加工已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镇上共有9家从事杏树种植、树苗栽培的合作社,3家专注于杏子销售、加工的合作社,它们大多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构建起集杏子筛选加工、休闲采摘、电商销售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让村级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更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杏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2025年杏花旅游系列活动期间,唐汪镇接待游客30.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6亿元。同年“五一”假期,东乡县接待游客44.6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76亿元,其中5月1日单日接待游客量12.5万人次,创下假期单日新高。
从赏花到品果,从鲜果到深加工产品,唐汪镇以杏为媒,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让这颗小小的杏子绽放出大大的能量。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玄丝雨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
玄丝雨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